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侗族大歌”生态研究的三维路径观照及思考——以贵州省黎平县岩洞侗寨为例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侗族大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产生、发展和传承与当地的生态息息相关。本文基于"侗族大歌之乡"岩洞侗寨的实地调查,拟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三个方面入手,探究生态对"侗族大歌"生存状态的影响,并试图从保护自然生态、完善社会生态、维护人文生态等基础性保护路径来反思和考量"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
作者
文波
机构地区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民族论坛》
2016年第6期63-67,72,共6页
Minzu Tribune
关键词
“侗族大歌”
生态研究
传承与保护
岩洞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28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1
申茂平.
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嬗变与保护[J]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4):72-78.
被引量:36
2
杨晓.
亲缘与地缘:侗族大歌与南侗传统社会结构研究(上)[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1):29-40.
被引量:18
3
杨晓.
亲缘与地缘:侗族大歌与南侗传统社会结构研究(下)[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2):45-52.
被引量:10
4
吴文仙.
邓敏文:后“申遗”时代的侗族大歌[J]
.当代贵州,2013(33):54-55.
被引量:3
5
贵州省黎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吴江主编.黎平县志(M)巴蜀书社, 1989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樊祖荫.
多声部民歌研究四十年[J]
.中国音乐,1993(1):9-12.
被引量:12
2
普虹.
侗族大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
.贵州民族研究,1990,10(2):173-176.
被引量:10
3
徐新建.
“侗歌研究”五十年(上)[J]
.民族艺术,2001(2):122-139.
被引量:15
4
徐新建.
“侗歌研究”五十年(下)——从文学到音乐到民俗[J]
.民族艺术,2001(3):141-154.
被引量:22
5
杨晓.“果卜冈”仪式:嘎老传统与侗人时空观的养成[A].曹本冶.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南卷(下)[C].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163-241.
6
冼光未.侗族通览[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1995.
7
陈春园.小黄侗歌之乡历史沿革简介[Z].1998.
8
杨晓.嘎老音乐传统与侗人社群认同:以贵州省从江县小黄侗寨为个案的考察与研究[D].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9
张勇.侗族音乐史[A].袁炳昌、冯光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505-73.
10
张中笑.撷芳千里侗乡、研读五十春秋:五十年侗族大歌研究回眸[A].张中笑、杨方刚.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c].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1-27.
共引文献
52
1
杨晓.
一个传统、一套知识及其研究的一种学术表述——侗族“大歌传统”研究又十年(2003~2013)[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1):87-97.
被引量:5
2
李俊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元素及现代价值——以侗族为例[J]
.民族论坛,2008(2):18-20.
被引量:7
3
吴忠军,周密.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侗族旅游村寨歌舞变化定量研究[J]
.旅游论坛,2009,2(1):140-144.
被引量:4
4
滕志朋,刘长荣.
侗族民歌的网络传播[J]
.民族文学研究,2009,27(2):130-135.
被引量:2
5
滕志朋.
网络传播条件下侗族民歌的命运趋向[J]
.贵州民族研究,2009,29(3):68-73.
被引量:4
6
陆小燕.
三门峡传统戏曲赖以生存的民间文化生态之研究[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8):95-96.
被引量:1
7
贺能坤.
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变迁的三个层次及其反思——基于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的田野调查[J]
.广西民族研究,2009(3):172-177.
被引量:24
8
陆小燕.
三门峡传统戏曲的生态环境研究[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59-61.
9
袁文敬.
刍论侗族文化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5):87-89.
被引量:4
10
陆小燕.
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前景及生态保护思路[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8):69-7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82
1
蒋晓音.
美学人类学视域中的侗族大歌——仪式与族群诗性想象[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2):47-48.
被引量:6
2
张春田.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侗族大歌——以贵州省从江县小黄侗寨为案例[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2):239-240.
被引量:7
3
龙初凡.
侗族大歌知识产权保护探讨与法律保护分析[J]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5):39-46.
被引量:4
4
高翔.
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20(3):154-156.
被引量:8
5
蔡霞.
侗族大歌初探[J]
.文教资料,2009(1):92-94.
被引量:1
6
雅文.
郑律成是侗族大歌最初的发现者吗[J]
.人民音乐(评论),2000(6):30-31.
被引量:4
7
何家国.
侗族大歌结构对专业音乐教育、创作意义的思考[J]
.黄河之声,2012(2):102-103.
被引量:2
8
伍国栋.
侗族民间合唱旋宫实践的初步探讨[J]
.音乐研究,1985(4):36-47.
被引量:12
9
袁燕妮.
侗族民间合唱的多声音乐手法[J]
.音乐研究,1980(4):63-77.
被引量:8
10
张中笑.
真·善·和谐——论侗族大歌之美[J]
.中国音乐学,1997(S1):9-1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谭厚锋.
侗族大歌研究八百年史述[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1-109.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喻健,宋璨羽,苗义程.
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1-67.
被引量:7
2
陈晓军.
侗歌文化资本与乡村振兴的关联[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2):235-236.
3
罗仙泗,罗雨镓.
非遗视角下高校推动北部侗歌的传承与发展[J]
.戏剧之家,2021(9):102-104.
被引量:1
4
李旭鹏.
晋剧产业化系统生态研究[J]
.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0):141-143.
5
黄书婷,曹峰,郭永胜.
贵州民俗中的医药文化内涵探析[J]
.中医药文化,2022,17(3):249-254.
被引量:1
6
刘娜琪,王兴怀,牛欢.
传统体育拉萨风筝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
.武术研究,2022,7(10):115-117.
7
杨立国,胡雅丽.
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的生产与传承——以通道侗族自治县皇都村为例[J]
.经济地理,2022,42(10):208-215.
被引量:23
8
李智芳,薛鑫鑫.
侗族大歌的现代化传承、传播及实施路径[J]
.中国民族博览,2022(20):7-12.
被引量:1
9
张雅贤.
广西三江侗族大歌的文化记忆建构[J]
.艺术评鉴,2023(15):8-13.
10
滚学凯,梁龙.
贵州侗族大歌传播路径的变化及其影响研究[J]
.今传媒,2024,32(6):94-97.
1
文波.
“侗族大歌”生态研究的三维路径观照及思考——以贵州省黎平县岩洞村为例[J]
.河西学院学报,2016,32(4):69-74.
2
杨印.
浅谈装饰壁画的艺术风格与材料特性[J]
.美术大观,2009(3):67-67.
被引量:1
3
吴再锋.
贡骂伴赖(一蔸好白菜)[J]
.广播歌选,2012(9):34-35.
4
王昕.
从侗歌教师口述实录看侗族大歌传承状况[J]
.大舞台,2011(1):142-143.
被引量:2
5
江漓.
岩洞景观的特点及其“借光”拍摄[J]
.照相机,2001(5):34-35.
6
邓敏文.
当代侗族大歌的生存之路:保护、传承与发展[J]
.广播歌选,2012(2):64-66.
7
侗族大歌《蝉之歌》[J]
.广播歌选,2012(2):46-46.
8
郭玉秀,王云博,张光芳.
中国西部纪录片创作生态研究[J]
.青年时代,2016,0(26):7-8.
9
乔馨.
论南侗“嘎老”学校教育形式的现代传承——以贵州省黎平县岩洞中学为个案[J]
.当代音乐,2015(15):36-40.
10
志同,俞礼纯.
钟乳叮咚[J]
.歌曲,2006,0(1):62-63.
民族论坛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