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前方言语法研究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框架?
被引量:
9
Theoretical Frames for the Present Studies on Chinese Dialect Grammar?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已经有了一个可喜的开局 ,目前正在以强劲的势头迈进一个由冷转热、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新阶段 ,当前亟需解决使用什么方法、采用什么体系的理论问题。历史经验表明 ,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理论 ,用什么标准来评价这个理论 ,对学科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将提出这一问题 ,并以适用性、通用性、便捷性试作抛砖引玉之答 ,以期引起方言语法学界的关注和讨论。
作者
李小凡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5,共3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关键词
方言语法研究
理论框架
语法理论
适用性
通用性
便捷性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1
1
鲁国尧.
重温朱德熙先生的教导——为纪念朱德熙先生逝世十周年而作[J]
.语文研究,2002(4):1-3.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
1
邢福义,谢晓明.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理论与事实的互动[J]
.汉语学报,2013(3):2-8.
被引量:34
2
鲁国尧.
读议郝尔格·裴特生《十九世纪欧洲语言学史》[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4(1):169-19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2
1
李如龙.
论汉语方言比较研究(下)──世纪之交谈汉语方言学[J]
.语文研究,2000(3):11-18.
被引量:8
2
邢向东.
试论时空观在汉语方言研究中的体现[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74-79.
被引量:4
3
李小凡.
苏州方言的体貌系统[J]
.方言,1998(3):198-210.
被引量:60
4
彭小川.
广州话的“V得(O)”结构[J]
.方言,1998(1):53-57.
被引量:13
5
马庆株.
结构、语义、表达研究琐议——从相对义、绝对义谈起[J]
.中国语文,1998(3):173-180.
被引量:74
6
朱德熙.
北京话、广州话、文水话和福州话里的“的”字[J]
.方言,1980,2(3):161-165.
被引量:42
7
施其生.
论广州方言虚成分的分类[J]
.语言研究,1995,15(1):114-123.
被引量:20
8
王洪君.
汉语常用的两种语音构词法─—从平定儿化和太原嵌1词谈起[J]
.语言研究,1994(1):65-78.
被引量:39
9
朱德熙.
从方言和历史看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J]
.方言,1993(2):81-100.
被引量:81
10
贺巍.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几个问题[J]
.方言,1992(3):161-17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9
1
殷相印.
当前方言语法研究说略[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4):101-104.
2
彭小川,林奕高.
论汉语方言语法比较研究的“效度”问题[J]
.语文研究,2006(2):45-49.
被引量:3
3
郭利霞.
九十年代以来汉语方言语法研究述评[J]
.汉语学习,2007(6):52-61.
被引量:6
4
邢向东.
谈汉语方言语法的调查研究[J]
.中文自学指导,2008(6):3-8.
被引量:4
5
史丰.
石泉方言的助词[J]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5):18-21.
被引量:1
6
肖亚丽.
贵州黔东南方言特殊语法现象举要[J]
.凯里学院学报,2015,33(1):103-107.
被引量:4
7
林华勇,黄新骏蓉.
邓思颖《语法分析》读后[J]
.方言,2020,42(2):228-233.
被引量:2
8
何亮.
方言语法比较研究领域一部系统性和开拓性的专著——评罗荣华《赣西北客赣方言语法比较研究》[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4,40(2):75-77.
9
詹伯慧.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2):46-53.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林华勇,颜铌婷,李敏盈.
粤语句末助词"佢"的非现实性——兼谈方言语法范畴比较中存在的问题[J]
.语言研究集刊,2021(2):175-193.
被引量:3
2
詹伯慧.
粤方言语法研究的当前课题[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6):96-99.
被引量:3
3
彭小川,林奕高.
论汉语方言语法比较研究的“效度”问题[J]
.语文研究,2006(2):45-49.
被引量:3
4
林素娥.
汉语方言语序类型学比较研究刍议[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3):164-168.
被引量:3
5
卢小群.
湘语语法研究述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36(4):125-127.
6
向明友,黄立鹤.
汉语语法化研究——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理论[J]
.汉语学习,2008(5):78-87.
被引量:16
7
罗堃.
宁县方言起始体标记“开”的比较研究[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2(1):17-20.
被引量:2
8
殷隽.
近二十年来汉语方言语法研究述评[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31(2):102-107.
被引量:1
9
谢建红.
贵州剑河方言的词法[J]
.凯里学院学报,2015,33(4):76-79.
10
唐浩.
苏北方言语法研究综述[J]
.文教资料,2015(12):32-33.
1
“亮分”活动闪亮“开局”[J]
.咬文嚼字,2006(2).
2
王晓莉.
论英语口语教学的几项基本原则[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89-90.
被引量:2
3
陈荣泽.
近十年汉语方言研究的新发展[J]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2):40-44.
被引量:1
4
邢向东.
谈汉语方言语法的调查研究[J]
.中文自学指导,2008(6):3-8.
被引量:4
5
付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综述[J]
.安康学院学报,2015,27(4):24-29.
被引量:1
6
贺巍.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几个问题[J]
.方言,1992(3):161-171.
被引量:11
7
姜炎.
基于词块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分析[J]
.中学生英语(中旬刊),2014(9):40-40.
被引量:1
8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新视角》[J]
.方言,2013,35(4):347-347.
9
赵占霞.
语文学习要不断的思索探究[J]
.大观周刊,2012(30):221-221.
10
卢小群,韩金广.
新时期以来汉语方言时体问题研究述评[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7):8-11.
被引量:2
语文研究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