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尔丰与川边藏区近代教育之兴起
被引量:7
Zhao Erfeng and the Rise of Modern Education in the Zang District of Sichuan Border
二级参考文献18
-
1次仁平措,朱进忠.西藏地方金属铸币的下限──论白银五两章嘎币[J].中国钱币,1997(1):28-29. 被引量:1
-
2四川教育官报,1907,.
-
3《筹设关外学务局折》[Z],吴丰培.《赵尔丰川边奏牍》[Z],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97页.
-
4公牍[J].四川教育官报,.
-
5《将缴获匪物变价作为学堂经费片》[Z],吴丰培.《赵尔丰川边奏牍》,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98页.
-
6《四川新订关外学务调查专章》章程文牍.教育杂志,:23-23.
-
7《四川新订关外学务调查专章》章程文牍[J].教育杂志,.
-
8《关外办学人员三年届满择优请奖折》[Z].吴丰培.《赵尔丰川边奏牍》.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00页.
-
9《筹设关外学务局折》,吴丰培.《赵尔丰川边奏牍》,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97页.
-
10《关外办学人员嗣后如确有成效不以三年定限随时奏请给奖片》[Z].吴丰培.《赵尔丰川边奏牍》,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99页.
共引文献11
-
1张侃.学缘所系:20世纪初厦门大学国学院的研究设想与学术传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0-85. 被引量:3
-
2崔强,张文元,李燕飞,范宇权,苏伯民.文物保护与考古中能量色散型X荧光光谱仪的应用[J].敦煌研究,2008(6):104-108. 被引量:8
-
3桑丁才仁.民国时期青海、四川两省“称都”、“香科”隶属之争探析[J].中国藏学,2012(4):39-46. 被引量:2
-
4王启龙,阴海燕.60年藏区文物考古研究成就及其走向(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2):30-35.
-
5阴海燕.清末四川藏文学堂兴办述略[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6):1-8. 被引量:2
-
6刘杰,李晓岑,和桂华.云南香格里拉迪庆藏族自治州博物馆藏币的科学分析[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5,27(A01):89-93.
-
7余仕麟.晚清藏区“藏俗改良”运动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7(10):210-215. 被引量:1
-
8顾华宁,胡雅娟.精准扶贫视域下的四川藏区教育发展探析[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28(5):67-70. 被引量:3
-
9张洁慧.简论清末川边兴学筹资之道[J].黑龙江史志,2020(4):51-53.
-
10王旭艳.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文物保护和文物研究中的应用[J].化学世界,2024,65(4):205-218.
同被引文献61
-
1赵云田.清末川边改革新探[J].中国藏学,2002(3):38-49. 被引量:16
-
2雷启立.晚清民初的印刷技术与文化生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5):54-62. 被引量:9
-
3陈一石.从清末川滇边务档案看赵尔丰的治康政绩[J].近代史研究,1985(2):250-266. 被引量:11
-
4王笛.清末“新政”与四川近代教育的兴起[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95-112. 被引量:11
-
5王笛.清末四川师范教育的发生和发展概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1(2):75-81. 被引量:5
-
6陈一石.赵尔丰与四川藏区的改土归流[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8(3):82-85. 被引量:8
-
7程贤敏.改土归流与康区社会(上)[J].中国藏学,1988(3):27-33. 被引量:6
-
8李茂郁.试论清末川边改土归流[J].西藏研究,1984(2):5-22. 被引量:6
-
9徐铭.清末川边藏区改土归流初探[J].西藏研究,1982(2):113-122. 被引量:9
-
10陈一石.略论清末川边改土归流与赵尔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5(4):17-2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7
-
1李涛,毛振伟,金普军.西藏铜币的XRF分析及其来源初探[J].西藏研究,2006(1):83-89. 被引量:5
-
2赵君.试论西藏地方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赵尔丰[J].中国藏学,2008(2):11-17. 被引量:7
-
3姚便芳.清末川边藏区实业教育发展述评[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3):98-103. 被引量:2
-
4李绍先.清末民初四川实业教育述论[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9(2):58-62.
-
5阴海燕.清末四川藏文学堂兴办述略[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6):1-8. 被引量:2
-
6罗宝勇.清末川滇边藏区印刷出版新政研究[J].中国出版,2013(23):67-69.
-
7徐君.视角转换与范式改变:对清末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评价再论[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1):10-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5
-
1崔强,张文元,李燕飞,范宇权,苏伯民.文物保护与考古中能量色散型X荧光光谱仪的应用[J].敦煌研究,2008(6):104-108. 被引量:8
-
2桑丁才仁.民国时期青海、四川两省“称都”、“香科”隶属之争探析[J].中国藏学,2012(4):39-46. 被引量:2
-
3王启龙,阴海燕.60年藏区文物考古研究成就及其走向(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2):30-35.
-
4阴海燕.清末四川藏文学堂兴办述略[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6):1-8. 被引量:2
-
5刘杰,李晓岑,和桂华.云南香格里拉迪庆藏族自治州博物馆藏币的科学分析[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5,27(A01):89-93.
-
6余仕麟.晚清藏区“藏俗改良”运动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7(10):210-215. 被引量:1
-
7顾华宁,胡雅娟.精准扶贫视域下的四川藏区教育发展探析[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28(5):67-70. 被引量:3
-
8潘崇.锡良与清末川边新政[J].民族研究,2018(2):102-116. 被引量:6
-
9徐君.视角转换与范式改变:对清末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评价再论[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1):10-19. 被引量:1
-
10张洁慧.简论清末川边兴学筹资之道[J].黑龙江史志,2020(4):51-53.
-
1李绍先.赵尔丰与近代川藏边疆教育[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17(3):14-16.
-
2姚便芳.清末川边藏区实业教育发展述评[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3):98-103. 被引量:2
-
3李绍先,陈渝.锡良与近代四川教育[J].文史杂志,2004(3):73-75. 被引量:4
-
4单之蔷.中国地图上的空白[J].初中生学习(低),2014(4):19-19.
-
5詹先友.清末川边兴学及其对当代藏区教育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11):205-209. 被引量:2
-
6汪宇燕.例谈礼仪教育中“静”能力的养成[J].教育文汇,2015,0(21):31-32.
-
7胡敏.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与维护[J].中小学电教(下),2013(12):15-15.
-
8唐立荣.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两点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3):127-127.
-
9李婕.浅谈教育文化与文化教育的互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4(3):54-57. 被引量:2
-
10吴忠权.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3(4):45-4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