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菲华商联总会成立之背景
被引量:1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General Chinese Trader Union in the Philippines
出处
《东南亚纵横》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52,共3页
Crossroads:Southeast Asian Studies
参考文献1
1 Theresa Chong Carino(张素玉 ) Chinese Big Business in the Philippines: Political Leadership and Change[M],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1998. 24- 25.
同被引文献18
1 王日根.菲华商联总会的发展轨迹探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5):70-72. 被引量:1
2 刘宏.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与亚洲华商网络的制度化[J] .历史研究,2000(1):106-118. 被引量:35
3 宋平.试论菲华商联总会[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6(1):63-67. 被引量:1
4 丁进军.清末海外华商设立商会史料[J] .历史档案,1995(1):46-59. 被引量:5
5 苏成耀.新加坡华人社团的新发展[J] .八桂侨史,1997(1):38-39. 被引量:2
6 石沧金.马来西亚华人商会组织发展简析[J] .江苏商论,2005(11):152-154. 被引量:3
7 石沧金.新世纪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发展动态分析[J] .世界民族,2007(1):45-49. 被引量:3
8 庄国土.论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四次大潮[J] .南洋问题研究,2008(1):69-81. 被引量:60
9 朱东芹.论菲华商联总会政治取向的变迁[J] .八桂侨刊,2008(1):45-51. 被引量:1
10 童家洲.东南亚华侨社团与抗日救国运动[J] .八桂侨史,1999(3):50-5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7
1 刘杰.2013年经济史高端论坛暨“全球化进程中的商业与商人组织:19-20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4):161-166. 被引量:1
2 皮永华,王新爱,陈蓬.中国琼商研究现状与建议[J] .中国集体经济,2014(1):41-42. 被引量:2
3 任娜.在跨界中寻求突破——刘宏对海外华人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的探索[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4(1):61-69. 被引量:2
4 谌畅.抗战期间中华基督教会与南洋华人教会关系初探[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107-112.
5 张侃,刘伟彦.从中法身税交涉看近代旅越闽粤商帮的利益诉求与历史演变[J] .近代史学刊,2018(1):1-33. 被引量:1
6 张亚光,沈博.晚清时期南洋地区中华商会的角色定位及其实践[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0(1):20-29. 被引量:3
7 张慧梅,刘宏.海外华商网络的多重交织与互动--以新加坡华人侨批和汇兑业为例[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0(3):32-43. 被引量:2
1 雷雨.《冲突与融合——菲华商联总会与战后菲华社会的发展》出版[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2):58-58.
2 朱东芹.论菲华商联总会的成立及其功能[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2):69-75. 被引量:1
3 宋平.试论菲华商联总会[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6(1):63-67. 被引量:1
4 朱东芹.菲华商联总会“捐建农村校舍运动”述评——社会资本角度的诠释[J] .南洋问题研究,2005(2):51-56. 被引量:1
5 陈鸿儒.一部反映战后菲华社会发展史的佳作——读朱东芹博士的《冲突与融合——菲华商联总会与战后菲华社会的发展》[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31-132.
6 朱东芹.战后初期菲华社会内部冲突研究[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8-33.
7 吴沛林.四海龙腾迎珠还——华侨华人话“回归”[J] .华人时刊,1997,0(14):7-9.
8 宿遲.北京知識産權法院週年情况介紹[J] .中国专利与商标,2016(1):3-12.
9 赵黎鸣.浅析香港廉政建设及其借鉴意义[J]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63-65. 被引量:1
10 西南政法大学毒品犯罪与对策研究中心[J] .重庆社会科学,200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