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余华小说创作研究述评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余华是一个笔耕不辍 ,风格多变的当代小说家。综观 90年代以来对余华小说的研究 ,无论是创作思想、主题内涵、叙事风格还是小说其他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特别是 2 0 0 0年以来又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
作者
黄妍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天府新论》
2003年第3期115-118,共4页
New Horizons from Tianfu
关键词
余华
先锋
承继与转变
比较研究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11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9
1
夏中义,富华.
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化[J]
.南方文坛,2001(4):28-39.
被引量:73
2
刘保昌,杨正喜.
先锋的转向与转向的先锋——论余华小说兼及先锋小说的文化选择[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4):112-116.
被引量:9
3
何滢.
余华:短暂而安祥地叙述[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2):60-62.
被引量:3
4
俞利军.
忧郁朦胧之美——余华与川端康成比较研究[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0,20(4):72-78.
被引量:7
5
胡河清.
论格非、苏童、余华与术数文化[J]
.当代作家评论,1992(5):36-42.
被引量:12
6
赵思运.
以短篇手法写长篇的成功尝试──读余华《许三观卖血记》[J]
.小说评论,2000(4):38-40.
被引量:3
7
李自强.
苦难的循环与重复——余华小说结构初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3(1):78-79.
被引量:2
8
刘曾文.
终极的孤寂──对马原、余华、苏童创作的再思考[J]
.文艺理论研究,1997(1):21-28.
被引量:14
9
陈琳.
反叛与回归——余华小说读解[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2(2):58-64.
被引量:5
10
陈思和,张新颖,王光东.
余华:由“先锋”写作转向民间之后[J]
.文艺争鸣,2000(1):68-70.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摩罗.
破碎的自我:从暴力体验到体验暴力──《非人的宿命──论〈一九八六年〉》之一[J]
.小说评论,1998(3):58-65.
被引量:8
2
洪治纲.
逼视与守望──从张炜、格非、余华的三部长篇近作看先锋小说的审美动向[J]
.当代作家评论,1996(2):27-34.
被引量:12
3
张向东.
文体解构:先锋文本的存在状态[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40-46.
被引量:9
4
余华.
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J]
.外国文学评论,1990(2):109-110.
被引量:57
5
陈晓明.
胜过父法:绝望的心理自传——评余华《呼喊与细雨》[J]
.当代作家评论,1992(4):4-10.
被引量:48
6
郜元宝.
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J]
.文学评论,1994(3):88-94.
被引量:89
7
洪治纲.
无边的迁徙:先锋文学的精神主题[J]
.文艺研究,2000(6):12-16.
被引量:11
8
可能影响中国的100位青年人物[J].中国青年,2001,(1).
共引文献
211
1
许晶,陈世丹.
余华小说中人物的逃逸策略[J]
.求是学刊,2020(3):139-147.
被引量:1
2
王侃.
别裁伪体亲风雅:“一点点”又论——余华“少作”诠疏之三[J]
.文艺争鸣,2022(9):128-136.
3
陈丽霞.
试论余华小说的民族性[J]
.时代文学,2009(6):9-10.
4
杨小兰.
论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J]
.社科纵横,2008,23(6):105-106.
5
徐洪军.
苦命少年的归乡之路——论余华九十年代长篇小说中的少儿形象[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2):40-42.
被引量:1
6
李琴.
鲁迅与余华创作母题之比较[J]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1):13-18.
7
闵永军.
余华作品《活着》的传统哲学内涵解读[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13):67-68.
8
李昂.
论道家精神在余华小说中的显现——以《活着》为个案[J]
.作家,2010(24):2-5.
被引量:1
9
祁丽岩.
论当今小说的叙述模式[J]
.东疆学刊,1998,15(2):61-64.
10
王翠娥.
试论余华小说的人物形象与语言艺术[J]
.芒种,2012(8):8-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
1
郑国庆.
主体的泯灭与重生──余华论[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6):21-2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胡秦葆,刘瑶春.
余华小说对“父亲”形象的颠覆与重构[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9):91-96.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冯艳华,谷春雨.
余华的后现代性“弑父”叙事的文化动因和审美意义[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8(4):122-124.
2
滕芳.
在残暴与丑陋中消解——简论余华小说《在细雨中呼喊》的“弑父”情结[J]
.河西学院学报,2011,27(4):46-49.
被引量:2
3
陈莲洁.
寻找我们的精神父亲——论文学影视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塑造[J]
.电影文学,2012(3):36-38.
被引量:7
4
金晓燕.
试析余华与卡夫卡创作中的父子关系——以《变形记》和《在细雨中呼喊》两部作品为例[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13(10):87-89.
被引量:2
5
贾琛.
消费文化时代人的异化与回归——余华小说《祖先》分析[J]
.北方文学(中),2014,0(5):14-16.
6
金仕霞.
余华长篇小说论——以《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为例[J]
.北方文学(中),2017,0(7):21-22.
7
刘桠,欧阳文风.
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研究综述[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8(1):71-76.
8
卞加林,司同.
先锋的情感——余华先锋小说中的“弑父”情结及其动因的解读[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2):135-137.
被引量:2
9
谭淑婷.
论余华小说中温情的父亲形象[J]
.长江丛刊,2017,0(8):3-4.
10
康静.
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解读[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6(10):166-168.
1
王元中.
承继与转变──读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认识与感想[J]
.哈尔滨学院学报,1997,19(3):101-105.
被引量:1
天府新论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