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浓度氨氮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
3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采用吹脱—缺氧—好氧工艺处理含高浓度氨氮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吹脱条件控制在pH=9.5、吹脱时间为12h时,吹脱预处理可去除废水中60%以上的氨氮,再经缺氧—好氧生物处理后对氨氮和COD的去除率>90%。
作者
卢平
曾丽璇
张秋云
杨桓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45,共2页
China Water & Wastewater
关键词
垃圾渗滤波
高浓度氨氮
吹脱
生物处理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5
引证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326
同被引文献
335
1
万文玉,肖宝清.
氨吹脱过程的传质模型[J]
.现代化工,2007,27(z1):331-334.
被引量:7
2
沈耀良,张建平,王惠民.
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变化及处理工艺方案研究[J]
.给水排水,2000,26(5):22-26.
被引量:27
3
裴华,曾庆福,章北平,王宗平.
UV/Fe^(3+)光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J]
.中国给水排水,2003,19(z1):103-105.
被引量:4
4
李健昌,封丹,罗仙平,韩磊,赖兰萍.
氨氮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和展望[J]
.四川有色金属,2008(3):41-44.
被引量:35
5
雷春生,马军,关小红,王桂玉.
有机复合脱氮剂/吹脱法与直接吹脱法的除氨对比[J]
.中国给水排水,2009,25(23):82-84.
被引量:9
6
王颖,吕斯丹,李辛,吴英杰.
去除水体中砷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9):102-107.
被引量:28
7
欧阳洋,胡翔,张继芳,刘研萍,牛永超,蒋旭.
制定湖泊营养物基准的技术方法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S1):131-135.
被引量:3
8
王昉,陆新生,欧明.
UASB—MBR—NF工艺在生活垃圾焚烧电厂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J]
.给水排水,2009,35(S1):135-139.
被引量:17
9
黄美萍,朱同浩.
从硫化除钼沉淀渣中回收钨的试验[J]
.中国钨业,1992,7(7):18-19.
被引量:5
10
倪晋仁,邵世云,叶正芳.
垃圾渗滤液特点与处理技术比较[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4,12(2):148-160.
被引量:71
引证文献
39
1
陈冰芳,胡艳丽.
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J]
.煤化工,2009,37(6):46-47.
被引量:8
2
李虎成,郑国栋,顾立忠.
吹脱-MBR工艺处理DSD酸生产废水[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10(2):108-110.
3
史明,唐忠阳,陈星宇.
现代钨冶炼过程中废水处理现状与发展[J]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5,43(2):1-5.
被引量:9
4
童庆,龚安华.
不同场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研究[J]
.辽宁化工,2004,33(9):546-549.
被引量:4
5
周明罗,陈建中,刘志勇.
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J]
.广州环境科学,2005,20(1):9-11.
被引量:42
6
童庆,樊霆.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中场龄影响分析[J]
.浙江化工,2005,36(10):37-39.
被引量:2
7
郭广慧,陈玉成.
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1):138-140.
被引量:11
8
何若,沈东升,朱荫湄.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渗滤液的脱氮性能[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3):520-524.
被引量:4
9
庞会从,冯素敏,黄群贤,李敏,庞从章.
物化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综述[J]
.河北工业科技,2006,23(2):127-130.
被引量:3
10
李兵,满瑞林,倪网东.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7):30-32.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
326
1
柳珊,刘晟,郭宝寿,张自强,何荣玉,董仁杰.
氨吹脱与酸吸收一体酒糟沼液处理试验装置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S02):249-259.
被引量:3
2
邵华.
700 MW燃煤电厂含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应用分析[J]
.黑龙江电力,2020,42(3):268-272.
被引量:3
3
张军飞,魏博.
垃圾处理的全周期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探索与实践——以《西咸新区垃圾固废设施专项规划》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9,26(S01):25-31.
被引量:4
4
彭婧,范雅慧,许国华,杨洁,周菁.
稀土冶炼分离生产中废水的治理[J]
.中国绿色画报,2018,0(6):53-53.
被引量:1
5
万文玉,肖宝清.
氨吹脱过程的传质模型[J]
.现代化工,2007,27(z1):331-334.
被引量:7
6
王松林,廖利,王岩松,陶美军.
超声辐照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J]
.给水排水,2006,32(z1):89-91.
被引量:3
7
李国朝,杨涛,陈捷,张新华.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High Strength Ammonia Wastewater by Using Inner Circulation Impinging Stream Biofilm Reactor[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12):104-106.
被引量:10
8
杨小山,魏万林.
铵离子浓度对沉镍工艺的影响研究[J]
.盐业与化工,2012,41(7):3-4.
9
卢守波,宋新山,张涛.
微电场-人工湿地耦合工艺去除重金属研究[J]
.环境工程,2011,29(S1):353-356.
被引量:5
10
张智,齐利华,祖士卿,李莉.
电解氧化去除老龄垃圾渗滤液污染物的特性[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33(S1):172-175.
被引量:4
1
王小虎,胡春莲,杨铁庚,曹伶俐.
SBR法处理垃圾渗滤波试验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2000,8(4):147-150.
被引量:15
2
黄健平,鲍姜伶.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J]
.电力环境保护,2008,24(2):44-46.
被引量:6
3
黄世清.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预处理后与城市污水协同处理中试研究[J]
.能源与环境,2014(6):75-76.
4
周跃光.
用改性硅藻土、活性污泥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的研究[J]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B04):143-145.
被引量:9
5
王里奥,黄本生,吕红,袁辉,林建伟.
光催化氧化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J]
.中国给水排水,2003,19(6):56-58.
被引量:35
6
张大铃,李小平,冀世峰,曾国盛.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与城镇污水合并处理生化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11):85-88.
被引量:3
7
范爱军.
不同碳源对垃圾渗滤液脱氮效果的影响[J]
.广东化工,2013,40(1):95-96.
8
尹年,刘海涛.
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及展望[J]
.供水技术,2008,2(2):25-28.
被引量:5
9
何俊旗,蒋宝军,邢云鹏.
TiO_2光催化降解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质的实验研究[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6,34(2):27-29.
被引量:1
10
金永祥,陶丽娟,周展浩,倪淑君.
复合式缺氧-好氧法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10,36(2):98-101.
被引量:5
中国给水排水
200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