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古希腊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比较——兼谈如何认识先进文化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作者肖天系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最近在参加中央党校学习时撰写了此文。文章虽然未谈及体育文化问题,但该文对于我们比较、研究东西体育文化的差异和优劣,认识先进体育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前,研究和比较东西体育文化,特别应当从哲学和思想方法上有所突破,这样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深入。本刊发表此文的目的正是为了推动体育文化的深入研究。
作者
肖天
机构地区
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4,共3页
Sports Culture Guide
关键词
古希腊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
比较研究
“三个代表”
先进文化
体育文化
分类号
B1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6
1
熊斗寅.
从雅典展望北京[J]
.体育与科学,2004,25(5):8-11.
被引量:38
2
王学锋.
体育概念研究中的两种“硬伤”——从概念分析到转变思维方式兼与熊斗寅先生商榷[J]
.体育与科学,2004,25(6):42-44.
被引量:17
3
张庭华,杨正云,李兴志.
再论"体育"的概念问题——"自然语言逻辑"的哲学阐释[J]
.体育文化导刊,2004(11):16-19.
被引量:21
4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15.
5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
王学锋.
体育界的语言和思维问题[J]
.体育学刊,2003,10(3):1-3.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1
1
王学锋.
划界与批判——论体育概念研究中的主体性思维结构问题[J]
.体育学刊,2005,12(5):1-5.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王学锋.
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哲学思考[J]
.体育学刊,2007,14(4):11-16.
被引量:14
2
张庭华,李培,王颖,谢光辉,李兴志,梁剑明.
走出体育语言——从语言学界的共识看媒体体育语言现象[J]
.体育文化导刊,2007(7):50-54.
被引量:3
3
谢光辉.
国家体育语言问题新论——“非形式逻辑”的哲学阐释[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9):148-151.
4
黄聚云.
社会学视角下我国体育概念之争论[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1):1-8.
被引量:30
5
张庭华.
树立正确的国家体育语言规范观[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2):44-47.
被引量:6
6
黄洁,黄玉珍,胡科.
论身体教育亦是向善,竞技运动也可求真——兼与王学锋商榷[J]
.体育学刊,2010,17(5):1-6.
被引量:3
7
杨祥全.
武术与体育:相异、交叉与包含[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1-4.
被引量:7
8
廖建华,宋慎.
体育概念分类的逻辑基础[J]
.科技信息,2011(16):274-274.
被引量:1
9
曲业煌,殷从建.
体育概念研究发展新论[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6):85-90.
被引量:2
10
蒋德龙.
安德鲁斯三角形之争与体育学派的形成——PE派与SPORT派[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2):22-28.
被引量:5
1
孙晓毛.
“三个代表”:唯物史观的创新发展[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1):50-53.
2
严忠沛.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构建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体系[J]
.镇江学刊,2001(6):4-5.
3
张学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5):10-12.
4
杨琳莉,潘福元.
孔子中庸思想对构建和谐民主政治的启示[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1):18-19.
5
张中瑞.
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内涵[J]
.理论前沿,2001(12):32-32.
6
柴惠公.
“三个代表”思想与唯物史观[J]
.理论探索,2003(2):15-16.
7
张博.
孔子“中庸”思想与于连“中”的思想的比较[J]
.青年时代,2016,0(3):27-29.
8
苗润田.
孔子文化观之研究[J]
.齐鲁学刊,1998(6):71-76.
9
麻彦坤.
文化转向:心理学发展的新契机[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00-106.
被引量:16
10
潘怀,于英.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意义[J]
.理论界,2003(2):4-4.
体育文化导刊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