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冬小麦高效益型品种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2
Study on the High - efficiency Type of Winter Wheat Variet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冬小麦高效益型品种并非只指高产或优质 ,其内涵广泛 ,应是集高产、优质、早熟、多抗等优良性状于一体 ,并且经济效益好 ,肥水投入回报率高。笔者就高效益型品种的内涵、主要性状。
作者
李世平
王随宝
靖金莲
程麦凤
机构地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256-257,共2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冬小麦
高效益型品种
内涵
品种选育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袁建国,袁爱梅,郑跃进,张泽民,柴同森,戴林森,党新建.
黄淮麦区冬小麦再高产育种途径的探讨[J]
.麦类作物,1999,19(1):6-8.
被引量:7
2
李世平,张哲夫,安林利,行翠平,韩东翠.
冬小麦主要性状的密度效应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1999,27(3):13-17.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余松烈.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2
张树榛.小麦杂交后代性状选择与培育的研究[J].作物学报,1962,1(3):198-206.
3
邓景阳.太谷核不育小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4
金善宝,中国小麦学,1996年,99-107,473-474页
5
余松烈,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1987年
6
张树榛,作物学报,1962年,1卷,3期,198页
7
袁建国,郑跃进,袁爱梅,张泽民.
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和小麦再高产育种的有效途径[J]
.麦类作物,1998,18(5):1-7.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26
1
张保军,由海霞,海江波.
种植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2,48(4):1-2.
被引量:27
2
郭静,黄义德,段素梅,刘领,朱小茜.
小麦群体质量栽培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320-321.
被引量:9
3
王文颇,周印富,李彦生,韩金玲.
不同密度小麦子粒生长特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4):172-175.
被引量:6
4
王以元,李同征,刘赐全,陈爱红.
潍麦8号叶面积、穗粒重及其灌浆特点的比较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213-215.
被引量:1
5
张婧霖.
密肥条件对小麦中期群体质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67-168.
被引量:5
6
高峰.
不同密度、氮肥基追比对烟农19群体质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146-148.
7
王婷,柴守玺.
不同播种密度对西北绿洲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43(5):33-40.
被引量:22
8
刘小娥,柴守玺,常磊,孙花.
密度对春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45(2):46-52.
被引量:1
9
耿惠敏,李勇慧,刘雪琴,于相丽,押辉远,任正隆.
成都平原小麦夏繁加代用于构建遗传群体的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9):2076-2078.
10
淮贺举,陆洲,秦向阳,李奇峰,于莹,臧辰龙.
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9):1-4.
被引量:48
同被引文献
18
1
裴雪霞,王姣爱,党建友,张定一,武如心.
后期喷肥对强筋小麦临汾13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6):148-149.
被引量:42
2
孟庆平,张玉权,常淑娟,李桂杰,李静,李柏春,刘凤才.
玉米最佳收获期的主要相关性状研究初探[J]
.玉米科学,2007,15(B09):117-118.
被引量:32
3
屈会娟,李金才,沈学善,魏凤珍,王成雨,郅胜军.
种植密度和播期对冬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9,35(1):124-131.
被引量:141
4
付雪丽,张惠,贾继增,杜立丰,付金东,赵明.
冬小麦-夏玉米“双晚”种植模式的产量形成及资源效率研究[J]
.作物学报,2009,35(9):1708-1714.
被引量:77
5
闫小珍,张随贤,苗国柱,黄克磊.
小麦发育期对冬季积温变化的响应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32(4):37-39.
被引量:18
6
杨丽雯,张永清,张定一,王大勇,乔莎莎.
山西省小麦生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6):1154-1159.
被引量:40
7
张哲夫,乔蕊清.
晋南水地区域化高产小麦品种特性及育种技术的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1999,27(3):3-7.
被引量:6
8
李世平,张哲夫,安林利,行翠平,韩东翠.
冬小麦主要性状的密度效应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1999,27(3):13-17.
被引量:22
9
常铁牛,李永山,陶民刚,黄芸虹,张建诚.
运城市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集成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3):40-40.
被引量:7
10
李世平,张哲夫,安林利,行翠平,韩东翠.
临汾号小麦品种主要性状演变及育种目标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00,28(3):6-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靖金莲,安晓东,宋立红,李世平,郑秦平.
小麦新品种临研151选育及应用[J]
.山西农业科学,2021,49(8):908-911.
被引量:4
2
李世平,靖金莲,安晓东,宋立红,郑秦平.
小麦新品种沃麦19选育及应用[J]
.农业科学,2023,13(10):983-99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翟雪婷,赵池铭,汪军成,姚立蓉,司二静,王化俊,孟亚雄,岳维云,尚勋武,李葆春.
251份欧洲冬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及抗条锈病基因检测[J]
.山西农业科学,2021,49(12):1444-1452.
被引量:2
2
刘丽,明庭会,陈诚,常云龙,袁峰,刘彤.
节水耐旱冬小麦新品种长麦3809选育研究[J]
.耕作与栽培,2022,42(3):103-105.
被引量:2
3
孙伟国.
浅谈提高小麦良种繁育种子质量的措施[J]
.种子科技,2022,40(14):54-56.
被引量:2
4
李世平,靖金莲,安晓东,宋立红,郑秦平.
小麦新品种沃麦19选育及应用[J]
.农业科学,2023,13(10):983-991.
1
徐桂昌.
赣晚籼21号的选育途径与栽培要点[J]
.江西农业科技,1994(4):12-13.
2
葛强,耿晓君,姚志文,耿文良.
抗盐碱水稻新品种松辽6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2):166-168.
3
冯勇,赵瑞霞,苏二虎,张来厚,刘志雄,孙峰成.
优质高效青贮玉米品种选育途径与方法的探讨[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30(S1):32-35.
被引量:19
4
李丁民,梁世荣,覃惜阴,禤绮琳.
华南感光型杂交晚籼的感光性及其选育途径[J]
.西南农业学报,1992,5(1):1-6.
被引量:10
5
唐甫林,顾逵,汤伯兴,吴维岳,席子南,胡石海.
水稻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途径的探讨[J]
.上海农业科技,1997(2):15-16.
6
王绍新,郭贵峰,冯健英,张国良.
高密育种及自交系的选育途径[J]
.农业科技通讯,2009(4):111-112.
被引量:4
7
陈远利,陈义.
永康市单季晚稻施肥“3414”试验初报[J]
.浙江农业科学,2012,53(6):811-814.
8
骆江英,李敏,吴春艳,唐旭,杨生茂,陈义.
单季晚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初报[J]
.浙江农业科学,2010,51(2):309-312.
被引量:3
9
黎穗临.
广东花生育种主要成效评述[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0,22(2):74-78.
被引量:12
10
吴兆苏.
小麦超高产育种展望[J]
.作物杂志,1990(1):4-5.
被引量:26
安徽农业科学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