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品质研究现状
被引量:27
Research progress of egg quality
出处
《山东家禽》
2003年第5期44-47,共4页
Shandong Poultry
参考文献16
1 曹盛丰,陈鲁勇,程美蓉,陈国辉,杨丽娥,陈克强.高铁高硒日粮对鸡蛋品质的影响[J] .中国家禽,2000,22(5):9-10. 被引量:18
2 杨立明,周正义.草、品种鸡蛋蛋黄营养成分分析[J]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14(4):20-21. 被引量:26
3 汪尧春,王庆民,宁中华.矮小刑褐壳蛋鸡蛋白质和含硫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Ⅰ饲养试验[J] .中国畜牧杂志,1996,32(4):25-27. 被引量:9
4 许梓荣,卢建军,邹晓庭.甜菜碱对蛋鸡蛋品质影响及机理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2001,32(5):397-402. 被引量:11
5 余东游,邹晓庭.杆菌肽锌和金霉素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机理[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0,26(2):169-172. 被引量:9
6 戴有理.青壳蛋鸡常规蛋品质的观测与改进[J] .中国家禽,2001,23(10):42-43. 被引量:37
7 周希平,谢金防,刘林秀,谢明贵.羽速基因对崇仁麻鸡蛋质性状的影响[J]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1,20(3):9-9. 被引量:7
8 姚立志.新扬州鸡蛋壳颜色与蛋品质及繁殖性能的关系[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99(1):16-17. 被引量:4
9 黄炎坤.鸡蛋几种物理性状的相关分析[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0(2):86-87. 被引量:14
10 刘燕德,乔振先.鸡蛋新鲜度与贮存条件的相关性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4(1):48-51.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15
1 宋建捷,徐晖.青、白壳鸭蛋品质比较[J] .中国家禽,1994,16(1):24-24. 被引量:6
2 李育才,方瑾.采用常见的植物色素加深蛋黄色泽试验[J] .中国家禽,1989,11(4):33-34. 被引量:8
3 于爱真,乔振先,李明.家禽受精蛋光特性研究(第一报)[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6,18(1):24-28. 被引量:2
4 王文杰.超氧自由基和超氧化物歧化酶[J].生理科学进展,1985,16(3):196-202.
5 吕宝璋 田英.受体学概念[M].科学出版社,1991.154-159.
6 王金文(译).家禽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7 [1]WHO/UNICEF/UNU.Consultat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iron deficiency:Statement on the function consequences of iron deficiency joint WHO/UNICEF/UNU consultation on prevention of iron deficiency.Geneva:Dec,1993:6
8 [3]Taylor T G,Dietary phosphorus and egg shell thickness in domestic fowl.Br.Poult Sci,1965; 6:79~87
9 王文杰,生理科学进展,1985年,16卷,3期,196页
10 Mei Heng H,J Nutr Biochem,1995年,6卷,392页
共引文献147
1 房兴堂,封居祥,董广范.大雁卵与鹅卵几种物理性状比较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4,32(4):82-84.
2 刘雪兰,石天虹,井庆川,阎佩佩,魏祥法,刘瑞亭.共轭亚油酸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壳质量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5):926-932. 被引量:4
3 陈贤惠,徐宁迎,徐章龙,张成先.土蛋鸡的配套选育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28(11):71-73.
4 景栋林,张绮琼.鸡性连锁矮小基因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J] .畜牧与兽医,2004,36(8):41-43. 被引量:6
5 房兴堂,赵春梅,丁梅.乌骨鸡种蛋物理性状分析及对孵化率影响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4,50(5):39-42. 被引量:2
6 陈五湖,薛敏开,陈剑,王志跃.笼养高邮鸭常规蛋品质测定与分析[J] .吉林畜牧兽医,2004,26(10):8-9. 被引量:13
7 吴瑞梅,严霖元,乔振先.不同品种鸡蛋新鲜度与其光特性的相关关系[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5):781-784. 被引量:11
8 房兴堂,张子峰,冯照军,赵春梅,丁梅.泰和乌骨鸡种蛋主要物理性状分析[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45-48. 被引量:1
9 董修建 ,Zhao Chao ,赵超 ,马学会 ,冯志华 ,张磊 ,林敏 ,谷子林.不同蛋鸡品种鸡蛋品质的比较分析[J] .中国家禽,2005,27(9):16-18. 被引量:52
10 倪耀娣,宋春丽,许丽,卫书鹏.天然甜菜碱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抗体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10):28-30.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201
1 于吉英,陈宽维,肖小君,钱凯,朱文奇,张晶鑫.文昌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研究[J] .中国家禽,2007,29(13):23-25. 被引量:30
2 龚道清,张军,郑云,董飚.肉种鸡屠体肥度性状与蛋物理组成关系研究[J] .中国家禽,2004,26(z1):90-92. 被引量:2
3 黄炎坤,王金合.不同类型鸡蛋物理性状的测定与分析[J] .河南畜牧兽医,2000,21(8):9-11. 被引量:9
4 宁维颖,王正顺,盛玉凤.笼养蛋鸡蛋黄颜色变深的方法[J] .中国家禽,2004,26(13):21-22. 被引量:1
5 孙宪如,卢一凡.不同孵化时期蛋壳气孔分布特点的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8(3):319-321. 被引量:6
6 陈晓东,陈芳有.泰和乌骨鸡中微量元素分析[J] .家禽科学,2013(11):35-36. 被引量:13
7 王树才,任奕林,陈红,熊利荣,文友先.利用敲击声音信号进行禽蛋破损检测和模糊识别[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4):130-133. 被引量:48
8 房兴堂,赵春梅,丁梅.乌骨鸡种蛋物理性状分析及对孵化率影响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4,50(5):39-42. 被引量:2
9 邹良云,陈风兰.浅谈饲料对鸡蛋品质的影响[J] .农村养殖技术,2004(18):33-33. 被引量:1
10 陈五湖,薛敏开,陈剑,王志跃.笼养高邮鸭常规蛋品质测定与分析[J] .吉林畜牧兽医,2004,26(10):8-9.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27
1 王兰萍.苏北草鸡变异群体蛋品质的初步测定[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6,27(2):53-54. 被引量:3
2 陈艳珍,张录强,宋新华.7个山东地方品种鸡蛋品质的比较[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1):95-98. 被引量:22
3 刘俭英,田茂胜,文友先.基于DSP的鸡蛋破损检测方法[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27(6):807-810. 被引量:1
4 温超,王恬,周镇锋,侯国芳,周岩民.复合酶对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品质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0(5):41-44. 被引量:6
5 胡忠泽,张银平,王立克.陈皮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J] .饲料研究,2011,34(5):47-49. 被引量:14
6 闵育娜,高玉鹏,刘福柱.传统与现代方法的结合在禽蛋品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畜牧兽医杂志,2011,30(3):56-58.
7 扶国才,罗有文,温超,王龙昌.不同甜菜碱产品对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11):71-72. 被引量:7
8 孙晓蛟,杜智恒,杨春山,白秀娟.益母草对产蛋中后期绿壳蛋鸡蛋品质的影响[J] .中国饲料,2012(10):27-29. 被引量:7
9 张强,黄丽燕,刘文营,王飞,赵维高,卢晓明.蛋白液鸡蛋干关键加工工艺研究[J] .农产品加工(下),2012(10):71-73. 被引量:22
10 申丽,耿爱莲,马贺,李保明,陶士军,施正香.光照对蛋用型北京油鸡蛋品质的影响初探[J] .中国家禽,2012,34(23):23-2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211
1 赵丽红,周海英,李光奇,吴桂琴.不同浅褐壳蛋鸡配套组合商品代中后期蛋品质研究[J] .中国家禽,2022,44(6):8-12. 被引量:2
2 唐宏刚,郭诗纯,杨慧娟,肖朝耿,卢文静,谌迪,陈黎洪.稳定剂对蛋白液鸡蛋干质构特性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20,34(2):307-314. 被引量:3
3 汤青萍,陈宽维,李慧芳,屠云洁,葛庆联,赵东伟.仿土鸡蛋的蛋品质分析及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家禽,2008,30(9):22-25. 被引量:23
4 刘媛洁,肖小年,易醒.蛋制品原料蛋品种的筛选[J] .江西食品工业,2009(1):48-49. 被引量:1
5 李智花,麻多杰.海东鸡与罗曼鸡蛋品质指标的对比分析[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9,39(4):3-5. 被引量:7
6 杨朋坤,卢冉,田亚东,韩瑞丽,耿娟,高素敏,康相涛.绿壳蛋和乌鸡蛋胆固醇含量的测定[J] .家畜生态学报,2011,32(2):75-78. 被引量:12
7 时政,宋毓雪,韩承华,黄凯丰.苦荞种子中葡萄糖含量变异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254-10255. 被引量:1
8 海存秀,郭红玉.复合酶制剂对青海地区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的试验研究[J] .饲料工业,2012,33(16):22-24. 被引量:9
9 侯玉洁,徐俊,张建刚,周美玲,赵国琦,孙建勇,侯小辉.甜菜碱的营养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饲料,2012(18):34-37. 被引量:9
10 辛总秀.外源消化酶对羔羊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2(9):53-55. 被引量:4
1 崔义邦.蛋鸡育雏宝典[J] .山西饲料,2011(3):43-45.
2 杨艳梅.蛋鸡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养殖技术顾问,2010(3):13-13. 被引量:1
3 宋宇轩,金彪,王杏利,罗明利.蛋品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J] .陕西农业科学,2002,48(6):45-47.
4 安徽省蛋鸡饲养量达1.5亿只[J] .湖北畜牧兽医,2009(12):40-40.
5 张安福.蛋鸡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应用成效显著[J] .湖南畜牧兽医,2012(4):24-25.
6 黄承钧,杨艳丽.鸡产蛋减少症的主要病因及防治[J] .安徽农业,2003(5):28-28.
7 刘国华,韩梅英.蛋鸡产蛋率下降原因调查及防制[J] .中国动物保健,2001,3(12):12-16.
8 肖振国.春季产蛋鸡腹泻的原因及防治[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32(10):123-124. 被引量:1
9 郑长山,魏忠华,李英,谷子林,孙凤丽,李茜.优质高端蛋品生产配套技术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2009,45(24):61-64. 被引量:1
10 任奕林,伍冬生,李旭荣.我国禽蛋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湖北农机化,2005(1):3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