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9-49,共1页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1
-
1王兴业.从傩面具的艺术特色看民众的审美情趣[J].美术大观,2007(6):60-61. 被引量:9
-
2张紫晨.中国傩文化的流布与变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19-27. 被引量:35
-
3符均.浅论巫傩面具的艺术特色[J].文史杂志,2002(6):51-53. 被引量:17
-
4钟玉如,刘景慧.试析巫傩面具的文化内涵[J].怀化学院学报,2005,24(1):24-28. 被引量:11
-
5[5]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6张明月,衡潇.地戏面具的装饰造型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8,24(1):120-121. 被引量:2
-
7张虎生.西藏文化中面具艺术的色彩象征[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4):40-46. 被引量:9
-
8陶思炎.苏南傩面具略论[J].地方文化研究,2014,2(2):1-12. 被引量:3
-
9刘振华,赵翼凤.从狩猎巫术和图腾崇拜看面具起源中的戏剧质素[J].戏剧文学,2019(1):119-125. 被引量:3
-
10陆平.傩面具文化解读[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23(3):37-3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3
-
1于坤,孙国强.阳朔傩艺术的文化特质刍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365-366. 被引量:1
-
2符均.浅论巫傩面具的艺术特色[J].文史杂志,2002(6):51-53. 被引量:17
-
3王兴业,田蓉辉.从悦神到娱人——浅析傩面具的功能变迁与民众审美情趣的关系[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1):124-126. 被引量:3
-
4贾磊.徽文化体育内涵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2):122-124. 被引量:9
-
5赵名君.浅谈藏面具之瑰丽的藏戏面具[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7):182-182. 被引量:4
-
6赵常春.湘西傩面具装饰形象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1):91-91. 被引量:1
-
7韩梅,徐艺,李玉.昭通傩面具的艺术研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5,37(2):67-71. 被引量:1
-
8张丽军,彭尊善.婺源傩面具文化的静态保存与动态传承[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5,35(2):39-42. 被引量:5
-
9朱晓君,刘思瑾,张超.贵州傩面具吉祥艺术元素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5,29(6):108-113. 被引量:5
-
10殷雅娟,潘晶,秦莹.祥云县禾甸镇七宣村彝族傩面具的文化内涵[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3(2):112-117. 被引量:1
-
1姚晓英.关于地戏民俗文化的思考[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4):55-59.
-
2木雕——地戏面具[J].当代贵州,2008(13).
-
3吴萍萍,郑瞳.地戏面具的功能与审美变迁[J].文学界(理论版),2011(6):265-267. 被引量:1
-
4聂森.安顺地戏面具装饰艺术在旅游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前沿,2012(20):163-164. 被引量:4
-
5地戏面具[J].今日中学生,2010(7):76-76.
-
6顾朴光.地戏的面具[J].文艺研究,1990(5):159-159.
-
7王兰英,王娟,吴小静.贵州傩面具的色彩运用研究[J].大舞台,2011(8):183-184. 被引量:1
-
8蔡梦.20世纪中国音乐创作概览——器乐创作(二)[J].中国音乐教育,2002(2):26-28.
-
9刘斌.六朝鼓吹乐及其与“五礼”制度的关系研究(下)[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7(2):11-17.
-
10商晨舫.革命歌剧《白毛女》沪上首演记[J].档案与史学,2001(3):54-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