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亚文化”视野中的青年流行文化
被引量: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青年以多样的方式在表达其群体对成人世界的反叛,同时也充分反映了其文化的多层次性、时代性、创新性、独特性、偏离性和不成熟性。从亚文化的角度看,青年流行文化很多时候都表现其正功能的方面,比如对青年的引导、规范和调适;但是,不能因为此而忽视了它的反功能,比如青年犯罪、吸毒等。对青年流行文化应以引导为主,让其更好、更充分的发挥出青年人的特色。
作者
高亚萍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3年第5期67-71,共5页
China Youth Study
关键词
亚文化
青年
流行文化
生活态度
价值观念
表现方式
语言
分类号
D432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2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102
1
路得.
寻“COOL一代”中国沿海城市中学生社会文化特征调查报告(续)[J]
.中国青年研究,2000(4):23-27.
被引量:1
2
马志政.
文化环境的作用及机理[J]
.浙江社会科学,1999(1):96-101.
被引量:21
3
黄爱玲.
论当代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征及正确导向[J]
.东南学术,1998(S1):38-40.
被引量:4
4
赵立.
论中国学校体育思想与实践的沿革和发展[J]
.体育科学,1998,18(5):5-7.
被引量:66
5
吴小英.
英国学者论青少年、青少年文化和青少年研究[J]
.青年研究,1998(3):43-48.
被引量:6
6
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
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研究报告(摘要)[J]
.青年研究,1997(6):1-10.
被引量:31
7
常平,马昆.
论流行体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
.大家,2010(4):7-8.
被引量:2
8
胡莉芳.
学生的功能性探讨[J]
.青年探索,1997(5):19-22.
被引量:2
9
陈龙.
媒介全球化与公众媒介素养结构的调整[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4):26-29.
被引量:50
10
春树韩寒 巅峰对话[J]
.中文自修,2005(2):16-1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7
1
傅显捷.
大学生校园文化冲突解析[J]
.重庆社会科学,2005(2):113-115.
被引量:6
2
颜茵.
当代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表现、特点以及归因分析[J]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4):18-21.
被引量:10
3
赖光明.
青少年流行文化与学校德育[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0(6):103-106.
被引量:9
4
宋岩.
用信息化打造报业航母——报业信息化建设浅议[J]
.中国报业,2006(9):75-76.
5
朱宏力.
青年亚文化的新形态:哈狗帮现象解读[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1):3-6.
被引量:1
6
史丹.
“非主流”群体的自我建构——以观展/表演范式为框架[J]
.当代青年研究,2009(7):19-26.
被引量:13
7
苏文清.
“80后”写作成因论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09(9):147-149.
8
谈儒强.
试论高校师生文化冲突的和谐之道[J]
.现代大学教育,2010,26(1):18-22.
被引量:5
9
张苑琛.
网络新生代流行文化特征探析[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4):92-93.
被引量:1
10
常平,孙慧,张冬雪.
流行体育文化视野下的河北省高校体育教学研究[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103-105.
二级引证文献
68
1
仲满义,苏桂艳.
试论《凤凰卫视》的时尚化生存理念[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9):132-134.
2
周长缨.
论中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2008(12):16-16.
3
彭正文,孙自强.
社会交换论:师生文化冲突解读新视角[J]
.新教育(海南),2011(10):21-23.
4
彭正文.
“驯服”:爱的“社会交换”——《小王子》的社会学解读[J]
.新教育(海南),2013(9):59-60.
5
彭婵,吕尚彬.
对当代青年节日文化的几点讨论——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J]
.青年研究,2005(1):19-22.
被引量:3
6
李瑞德.
城市涌现新兴 “单身寄生族”[J]
.中国国情国力,2005(6):53-55.
7
林晓珊.
青年时尚的特征、流行和引导[J]
.中国青年研究,2005(7):75-78.
被引量:4
8
李宇红.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探析[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12(4):79-81.
被引量:1
9
王昉荔.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困境及对策[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4):37-38.
被引量:8
10
刘丰,仇永民.
校园文化对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作用[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20(4):99-102.
被引量:2
1
周琳.
青年流行文化热点管窥[J]
.当代青年研究,2009(7):27-32.
2
韩冰.
青少年犯罪的基本因素[J]
.活力,2003(3):54-54.
3
王颖.
青年流行文化研究评述[J]
.马克思主义学刊,2013(2):157-169.
4
于春玲.
美国人如何管孩子[J]
.家庭与家教,2002(3).
5
杨雄,陆新和.
关于摇滚乐与青年流行文化的对话[J]
.青年研究,1993(8):6-10.
被引量:1
6
陈亮.
身体或欲望:当代文学中的青年形象钩沉[J]
.中国青年研究,2004(7):36-44.
被引量:1
7
虞满华.
透过群体性事件看社会系统的运行机制[J]
.科学社会主义,2009(6):68-71.
被引量:1
8
李铭.
当朋友伤害了我……[J]
.班主任之友(中学版)(上半月),2013(6):30-31.
9
印辉.
华东地区召开青少年犯罪问题学术讨论会[J]
.社会科学,1982(6):22-22.
10
安民兵.
须高度警惕青少年网络犯罪[J]
.法律与生活,2006(7):33-33.
中国青年研究
200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