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黑龙江造纸》
2003年第1期38-39,共2页
Heilongjiang Pulp & Paper
参考文献4
-
1邱广明,邱广亮.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絮凝助留性能[J].精细化工,2001,18(3):162-164. 被引量:34
-
2姚献平,郑丽萍.表面活性剂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J].精细化工,2001,18(3):165-169. 被引量:16
-
3张光华,杨建洲.造纸工业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精细化工,2001,18(4):192-195. 被引量:14
-
4洪法.精细化工[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8.154-710.
二级参考文献13
-
1(美)RJ惠斯特勒.淀粉的化学与工艺学[M].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7..
-
2沈一丁.造纸化学品的制备和作用机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15-60.
-
3武兆圆.分散松香胶原料技术应用及发展[M].北京:中国化工信息中心,1996.7-17.
-
4[1]刘 程.表面活性剂应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
5[4]秦梦华.制浆造纸树脂沉淀与控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
6沈一丁.纸张柔软剂的制备与作用机理[J].造纸化学品,1998,(3):16-18.
-
7王雒文(译),淀粉的化学与工艺学,1987年,646页
-
8姚献平,淀粉衍生物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技术,1999年,145页
-
9沈一丁,造纸化学品的制备和作用机理,1998年,15页
-
10秦梦华,纸浆中树脂及其障碍控制,1998年,208页
共引文献60
-
1刘晓艳,刘全校,曹国荣,许文才.纸包装材料用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制备工艺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7,28(9):42-44. 被引量:5
-
2车大军,何秋实,魏德津.浅谈表面活性剂HLB值与废纸脱墨剂的关系[J].天津造纸,2002,24(2):20-23. 被引量:4
-
3张宏伟,朱志坚,唐爱民,陈港,刘映尧,谢国辉.阳离子淀粉的合成及对纸张的增强作用[J].中国造纸,2004,23(10):21-23. 被引量:11
-
4刘兴洁,张光华.聚丙烯酰胺在各类造纸助留助滤体系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J].黑龙江造纸,2005,33(1):37-39. 被引量:11
-
5刘兴洁,张光华.聚丙烯酰胺在各类造纸助留助滤体系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J].西南造纸,2005,34(1):39-40.
-
6张立山,张玉芬.絮凝法处理油田废水的研究及应用现状[J].河北工业科技,2005,22(6):361-364. 被引量:15
-
7高洪海,王焱,吴国飞,陈海生.淀粉-烯类单体接枝共聚物的研究方法[J].广州化学,2006,31(1):61-66. 被引量:2
-
8郭丽梅,武首香.孪连表面活性剂在废报纸脱墨中的应用[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6,21(1):75-78. 被引量:2
-
9郭丽梅,武首香,姚培正.孪连表面活性剂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前景[J].造纸化学品,2006,18(2):33-36. 被引量:6
-
10陈夫山,巩倩.淀粉系列高吸水树脂的研究概况[J].皮革化工,2006,23(4):12-17.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44
-
1王裕金,白斌,高莉.水解酸化—厌氧—好氧—混凝工艺处理造纸废水[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6(2):35-36. 被引量:11
-
2王晖,符斌.造纸废水处理方法现状及展望[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5,23(2):21-24. 被引量:52
-
3徐青林,胡惠仁.反应性纸张湿强剂的开发[J].纸和造纸,2005,24(2):69-72. 被引量:5
-
4黄玉洪.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2005,34(1):56-59. 被引量:13
-
5王助国,刘军,李亚峰,班福臣.粉煤灰处理废水的相关问题[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25(3):39-40. 被引量:6
-
6钱伯章.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的生产技术和市场分析[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5(6):19-22. 被引量:3
-
7李小兰,王久芬,陈孝飞.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5,34(7):412-414. 被引量:7
-
8杨惊,李小瑞.高固含量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J].中国造纸学报,2005,20(2):148-151. 被引量:22
-
9杨秀芳.PVA-BA-MTA三元共聚物乳液增干强剂的研究[J].湖南造纸,2006(2):22-23. 被引量:3
-
10赵立会,刘书钗,张光华.丙烯酰胺-阳离子醚化剂共聚合成纸张增强剂[J].纸和造纸,2006,25(5):44-4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4
-
1闫丽娟,赵达文,毕成良,张宝贵.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及其应用[J].天津化工,2007,21(1):32-34. 被引量:12
-
2张权,韩卿,刘丽娟.高效合成树脂在造纸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黑龙江造纸,2009,37(1):20-24. 被引量:3
-
3刘军钛.聚丙烯酰胺主要性质及其对生产成本的影响[J].中国造纸,2011,30(9):64-68. 被引量:4
-
4刘德惠.再生纤维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及回用[J].绿色科技,2016,18(16):136-138.
二级引证文献19
-
1李利霞,王红果,吕利光.饮用水传统净化方法研究进展[J].能源环境保护,2009,23(1):30-33. 被引量:5
-
2孙宏磊,张学佳,王建,那荣喜,马良.聚丙烯酰胺特性及生产技术探讨[J].化工中间体,2011(2):23-27. 被引量:6
-
3张学佳,纪巍,康志军,孙大勇,王建.聚丙烯酰胺应用进展[J].化工中间体,2008,4(5):34-39. 被引量:29
-
4张丽华,王宝辉,张学佳.聚丙烯酰胺生产技术进展[J].化工科技市场,2008,31(8):27-31. 被引量:8
-
5张学佳,纪巍,康志军,孙大勇,单伟,那荣喜,王建.聚丙烯酰胺的特性及应用[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8,29(5):45-49. 被引量:26
-
6单伟,张学佳,那荣喜,孙宏磊.聚丙烯酰胺生产技术及其应用[J].安徽化工,2010,36(1):13-17. 被引量:18
-
7刘彭城.聚丙烯酰胺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J].造纸化学品,2011,23(2):1-18. 被引量:11
-
8吴蒙,邓生富,魏发林,王启宝,李宜坤.聚丙烯酰胺合成技术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1,12(12):1-4. 被引量:20
-
9刘军钛.利用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改善助留效果[J].造纸化学品,2012,24(6):7-9. 被引量:1
-
10王泽鹏.变频调速电气在聚丙烯酰胺生产中节能分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3,5(5):331-331. 被引量:1
-
1昝宝林.浅论水处理絮凝剂的种类及研究进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33(10):13-13. 被引量:1
-
2杨少华,杨凤丽,艾光华.水处理絮凝剂应用及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06,20(2):73-75. 被引量:8
-
3岳巍.水处理絮凝剂的开发与应用[J].科技信息,2009(25). 被引量:7
-
4侯振鞠,沙宝良,侯振瑛.水处理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C):74-74. 被引量:7
-
5李贺敏,谭树波.水处理絮凝剂的研究与发展趋势[J].化工时刊,2008,22(11):60-62. 被引量:5
-
6王戬涛.聚合氯化铝发展前景[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34(5):68-68. 被引量:1
-
7白洁,王道涵.水处理中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28(4):21-22. 被引量:12
-
8苏讯.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颁出 制浆造纸行业两项目入围[J].江苏造纸,2016,0(1):9-9.
-
9淀粉接枝丙烯酸聚合型絮凝剂的合成及絮凝性能研究[J].水处理信息报导,2009(6):54-54.
-
10梁正中,孙伟力.水处理中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探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10):345-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