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0-190,共1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
1曾凡朝.试论悟觉对心学构架的意义——以杨简为例[J].兰州学刊,2009(5):29-32. 被引量:1
-
2魏义霞.论谭嗣同对格致之学的运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30(10):19-25.
-
3魏义霞.论谭嗣同对格致之学的热衷[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5(1):18-25.
-
4李洪君.再谈“悟性”——兼与侯才先生商榷[J].探索与争鸣,2007(6):15-18. 被引量:2
-
5蔡德贵.儒家“仁爱”思想的三个层次[J].江苏社会科学,2009(3):60-64. 被引量:9
-
6王佥崇.理学在近代中国的解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9):47-48.
-
7柏友进.中国近代心学被定格为“形而中学”之理路[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2(3):33-38.
-
8魏义霞.谭嗣同的格致观[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7(1):33-38.
-
9田涛.天然之理与人事之宜:清季新学的一个侧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6):32-37.
-
10蔡铁权.“格物致知”的传统诠释及其现代意蕴——一种科学与科学教育的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14,43(6):111-121.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