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应当赋予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上诉权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赋予被害人上诉权的理由 (一)上诉权是被害人作为当事人所应具有的一项重要权利 当事人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也正因为如此,被害人才获得了当事人的地位。作为当事人,他最关心的就是案件的处理结果,因为最终的处理结果直接关系到他个人利益的维护以及维护的程度。
作者
荣道福
姜绪平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法学院
出处
《当代法学》
2003年第3期134-136,共3页
Contemporary Law Review
关键词
当事人
诉讼权利
刑事诉讼法
二审程序
被害人
公诉案件
上诉权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84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4
1
陈瑞华.
程序正义论——从刑事审判角度的分析[J]
.中外法学,1997,9(2):69-77.
被引量:244
2
稿憬宏主编.《刑法刑事诉讼法适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64—265.
3
席建松.
论刑事被害人法律地位的变化[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6):37-39.
被引量:6
4
刘根菊.
关于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J]
.法学研究,1997,19(2):57-66.
被引量:4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陈瑞华.
程序价值理论的四个模式[J]
.中外法学,1996,8(2):1-7.
被引量:151
2
(日)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荣军.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3
(美)博登海默(Bodenheimer,E.)著,邓正来,姬敬武.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华夏出版社,1987.
4
[法]勒内·达维德 著,漆竹生.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共引文献
284
1
詹建红.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监察调查的制度性思考[J]
.法商研究,2023,40(2):132-145.
被引量:6
2
李瑞生.
简论现代刑事司法理念[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37-40.
3
朱良好.
司法审判程序的意义追问[J]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4):58-60.
被引量:2
4
张保利,苏红.
程序公正的现实价值探讨[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5):8-11.
5
刘远熙.
刑事公诉案件中被害人诉讼地位比较研究[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20(3):133-135.
6
陈思.
民事诉讼契约化及相关问题研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108-111.
被引量:1
7
高秦伟.
正当行政程序的判断模式[J]
.法商研究,2004,21(4):38-43.
被引量:31
8
江钦辉,魏树发.
浅析程序公正——司法公正的价值选择[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1):80-83.
9
刘甦.
试论减刑程序的改革与完善[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3):113-116.
10
刘卓立.
弹劾规则研究[J]
.海峡法学,2012,14(1):115-120.
同被引文献
72
1
杨慧芬.
刑事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保障[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z2):292-293.
被引量:1
2
刘根菊.
关于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J]
.法学研究,1997,19(2):57-66.
被引量:44
3
陈瑞华.
程序正义论——从刑事审判角度的分析[J]
.中外法学,1997,9(2):69-77.
被引量:244
4
陈光中.
加强司法人权保障的新篇章[J]
.政法论坛,1996,14(4):10-12.
被引量:59
5
王廷惠.
美国监狱私有化原因研究[J]
.财贸经济,2004,25(9):76-80.
被引量:5
6
杨正万.
论被害人诉讼地位的理论基础[J]
.中国法学,2002(4):166-178.
被引量:39
7
周国均,宗克华.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法律地位之研讨[J]
.河北法学,2003,23(1):40-47.
被引量:35
8
任喜跃,张志刚.
浅议被害人上诉权[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58-60.
被引量:1
9
王苏.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利保护[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1(1):26-28.
被引量:3
10
陈虎.
美国被害人权利宪法化运动及启示[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3):119-12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周健宇.
未决羁押人员人身安全保障制度研究——基于实证分析与比较法的考察[J]
.现代法学,2012,34(5):100-110.
被引量:6
2
刘建党.
论公诉案件中被害人诉讼权益的保护[J]
.法治论坛,2011(3):202-209.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周健宇.
行政合法性与合理性的二律背反及其消解方式——以房产“限购令”的存废为例[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6):58-64.
被引量:1
2
周健宇.
未决羁押人员及其近亲属社会保障存在问题与对策——基于四川省Z市、Y市的实证研究[J]
.社会保障研究,2015(3):59-68.
3
陈玮,任俊琳.
无罪推定原则在审前羁押中的适用[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4(2):80-83.
4
周健宇.
未决羁押与权利保障之二律背反及其调适——从五常市看守所脱逃事件谈起[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6):182-187.
被引量:2
5
戴丽丽.
浅析我国未决羁押制度[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4(1):15-17.
6
彭玉伟.
未决羁押场所管理体制之域外比较与改革启示[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0,32(6):69-80.
1
冯培礼.
闭庭后应当允许被告人与亲属会见[J]
.法学杂志,1991,12(4):45-45.
2
杨建,何文燕.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36-39.
3
兰耀军.
也谈赋予被害人上诉权[J]
.西部法学评论,2003(4):58-62.
被引量:1
4
范振男.
民事诉讼中上诉权的规制的探析[J]
.知识经济,2013(16):36-36.
5
朱亦佳.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上诉权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29):107-109.
6
宋炳坤.
莫入打官司的误区[J]
.当代审判,2003(11):53-53.
7
胡康宁.
小议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上诉权[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1993,16(4):29-29.
8
李丹.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应当具有上诉权[J]
.青年与社会,2014(8):119-119.
9
刘扣荣,俞祖华,刑文.
建议赋予辩护人“独立的上诉权”[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8(5):36-38.
10
郑木良.
当事人放弃上诉专注再审现象不容忽视[J]
.人民司法,1998(9):10-10.
当代法学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