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辛味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当前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在医学实践的各个层面上均显示了突出的应用价值。辛味药是当前中医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之一,可归入各经,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因此,本文对中药辛味药在药性表达和临证配伍上进行了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
李海涛
机构地区
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中心卫生院
出处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2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中药研究
中药五味
辛味药
药性表达
临证配伍
分类号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8
同被引文献
21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2
参考文献
5
1
孙玉平,张铁军,曹煌,许浚,龚苏晓,陈常青,刘昌孝.
中药辛味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J]
.中草药,2015,46(6):785-790.
被引量:104
2
吴清梅,鲁玉辉.
浅析《临证指南医案》角药配伍应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10):820-823.
被引量:13
3
刘忠第,姜淼,谭勇,何小鹃,吕爱平.
《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和特色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2):405-409.
被引量:12
4
许峻,杨若俊,徐建萍,陈帅,苏艳,何平.
刘以敏主任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药对配伍浅析[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5):6-8.
被引量:4
5
袁敏惠,樊振,马小兵,杜晓泉,张永梅,贾雪燕,牛登锋,惠建萍.
基于关联分析探索叶天士治痢用药配伍规律[J]
.陕西中医,2017,38(8):1139-114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吴绍函,余昭平.
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的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2008,24(3):185-186.
被引量:15
2
于淼,朴春丽,南红梅,南征.
南征应用辛味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J]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3):197-199.
被引量:6
3
杨志欣,孟永海,王秋红,杨炳友,匡海学.
吴茱萸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价——化学拆分组分的制备及其镇痛作用的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11,39(4):11-13.
被引量:15
4
王熙国,吴明富.
辛味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J]
.陕西中医,2004,25(9):842-843.
被引量:13
5
李燕,刘清君,徐莹,蔡华,秦利锋,王丽江,王平.
味觉传导机理及味觉芯片技术研究进展[J]
.科学通报,2005,50(14):1425-1433.
被引量:16
6
周复辉,易增兴,罗亨凡.
辛味中药化学成分的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60-2760.
被引量:36
7
董正昌,李国臣,曹丛雪.
辛药发汗在皮肤病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6):101-101.
被引量:5
8
吴春生,王丽江,刘清君,赵鲁杭,王平.
嗅觉传导机理及仿生嗅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
.科学通报,2007,52(12):1362-1371.
被引量:12
9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168-169.
10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62.
<
1
2
3
4
5
>
共引文献
128
1
黄华靖,江洁怡,肖观林,陈伟韬,杨敏娟,邱锦燕,毕晓黎.
猫爪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
.中药材,2022,45(3):752-759.
被引量:18
2
包扬,徐凯,赵书彬,王艳艳,于晶,吴巍,惠严夕.
基于病络理论诊治桥本氏甲状腺炎早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0(1):160-161.
被引量:3
3
曹礼慧,冯森玲,袁中文,刘丽娟.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桑椹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10):126-131.
被引量:2
4
郭源辉,刘婕,刘传鑫,姜宏卫.
黄花蒿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4):1309-1332.
被引量:4
5
葛成成,董金典,宋卓悦,陈为.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陈为治疗岭南地区原发性头痛用药规律[J]
.新中医,2023,55(20):6-11.
6
廖星,胡瑞学,陈薇,胡晶,赵晖,许海玉,王永炎.
中医禁忌学对中药安全性评价的启示[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10):814-824.
被引量:15
7
Wang Wan-li,Zhang Meng-jing,Yang Shu-guang,Kai Fei,Wang Peng.
Study on the medication rule of Wang Xun in the treatment of dysentery based on Data Mining[J]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2020,26(1):39-44.
8
熊杰.
红外保健品真的很神奇有效吗[J]
.监督与选择,2000(6):30-30.
9
邓磊,和明伟,侯连兵.
HPLC-CAD法同时测定元胡止痛胶囊中6种生物碱及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J]
.中南药学,2019,17(1):88-92.
被引量:7
10
李思思,许浚,张铁军,张晓燕,张喜民,任一杰,邓月婷.
HPLC法同时测定元胡止痛滴丸中6种成分[J]
.中草药,2015,46(21):3198-3201.
被引量:12
<
1
2
3
4
5
…
13
>
同被引文献
211
1
张金榜.
毒性中药的临床应用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6):219-219.
被引量:2
2
叶蕻芝,许雪琴,林薇,郑良朴,林久茂,陈国南.
三白草黄酮类化合物对糖尿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5):33-36.
被引量:7
3
叶蕻芝,许雪琴,林薇,郑良朴,林久茂,陈国南.
三白草多糖微波提取及其对糖尿病治疗的实验研究[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6):28-30.
被引量:19
4
王熙国,吴明富.
辛味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J]
.陕西中医,2004,25(9):842-843.
被引量:13
5
樊蓥,周安南.
肾阳虚证在肾上腺皮质轴上的根本表现及肾阳虚证的量化分度[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4,10(6):6-8.
被引量:10
6
魏美娟,俞瑾.
补肾中药对雄激素致不孕大鼠肾上腺皮质形态学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2):736-738.
被引量:40
7
尹光耀,尹玉芬,何雪芬,李葆富,杨仲仁.
驻春丸对肾阳虚老年人免疫与内分泌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10):601-603.
被引量:17
8
崔承彬,杨明,姚志伟,蔡兵,罗质璞,徐玉坤,陈玉华.
中药巴戟天中抗抑郁活性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36-39.
被引量:121
9
蔡兵,崔承彬,陈玉华,徐玉坤,罗质璞,杨明,姚志伟,赵毅民.
中药巴戟天抗抑郁作用的大小鼠模型三级组合测试评价[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21(5):321-325.
被引量:43
10
刘文炜,高玉琼,刘建华,霍昕,杨迺嘉.
巴戟天挥发性成分研究[J]
.生物技术,2005,15(6):59-61.
被引量:13
<
1
2
3
4
5
…
22
>
引证文献
6
1
随家宁,李芳婵,郭勇秀,魏博伟,蒋林.
三白草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8):353-359.
被引量:6
2
白曼莫,刘洋洋,曹红,王炳南.
海南黎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药用植物文献调查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5):188-192.
被引量:1
3
高山,郭锦晨,宫甜甜,曹钰,朱柯.
《医方考》脾胃系病症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分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34(12):44-47.
4
黄清霞,覃川娴,何泽源,冯旭,韦建华.
巴戟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7):251-258.
被引量:35
5
彭亚倩,唐辉,韩彦琪,李新,朱雨晴,卢朋,许浚,张铁军,徐为人.
中药五味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J]
.药物评价研究,2023,46(9):2014-2023.
被引量:10
6
马启奥,孙楷,王宏超,李利平,李颖,李晓琳,程蒙,杨光,池秀莲.
高黎贡山区域中药材药性的组成特征及垂直格局[J]
.中国现代中药,2024,26(11):1833-1842.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伍秀珠,罗登花,赖宏武,林敏生.
广东韶关地区栽培巴戟天药材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药材,2022,45(9):2177-2182.
被引量:1
2
卢雪雪,陈宏夏,王素娥,胡娇娇,田慧.
巴戟天及其活性成分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壮瑶药研究,2023(3):443-445.
3
张超裕,刘伟林,田慧.
巴戟天抗炎镇痛作用研究进展[J]
.壮瑶药研究,2023(2):33-36.
4
植春婷,朱华,魏玉华,许立拔,韦都东,吴冰燕,梁培鹏.
巴戟天治疗疾病研究概况[J]
.壮瑶药研究,2023(2):321-324.
5
翟英英,赵素霞.
三白草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1,18(5):98-100.
被引量:3
6
黄俊源,罗志锋,苏艺,袁晚晴,黎攀,杜冰.
发酵巴戟天中多糖、寡糖与蒽醌复配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0):3303-3310.
被引量:6
7
赵培媛,唐泳楠,林上伟,王心睿,徐凡君,阮丽艳,尤金玲,蒙雄裕.
三白草本草考证[J]
.亚太传统医药,2022,18(7):175-183.
被引量:1
8
万诗雨,黄冉,杨得坡,杨洋,陈希瑜,陈琴华,梅全喜.
粤八味的药理作用与安全性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22,33(23):2921-2925.
被引量:1
9
姜子祥,陈应奇,彭翠,吴维炎,刘英莲,李凯,谢毅强.
黎医药中鲜药使用情况初探[J]
.亚太传统医药,2022,18(12):14-20.
10
周红学,孟昱琼,黄显贻,钟广鸿.
丁氏补肾保胎助孕汤异病同治肾虚型月经过少的经验[J]
.基层中医药,2022,1(11):1-5.
被引量:2
<
1
2
3
4
5
6
>
1
韩彦琪,许浚,龚苏晓,张洪兵,张铁军,刘昌孝.
基于味觉、嗅觉受体分子对接技术的中药性味物质基础研究的路径和方法[J]
.中草药,2018,49(1):14-19.
被引量:33
2
李晓丹,邵瑞萌,高俊华,金凤丽.
易修珍扶正化瘀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9):4032-4034.
被引量:5
3
张静宇,李忠廉.
基于重要古医籍的中药五味作用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8,45(11):2308-2311.
被引量:13
4
樊炜静,张秋艳,金潇,张凡帆,霍巧玲,付常庚,陈泽吉,原方,李谦毅,杨宝钟.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庞鹤教授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用药规律的分析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9(3):367-371.
被引量:3
5
石垚,张巧艳,青梅,辛海量.
网络药理学方法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J]
.医药导报,2018,37(A01):38-41.
被引量:18
6
代倩兰,江锋,王京,宫朝玲,史曼玉.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肝硬化腹水敷脐用药规律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8,43(22):4541-4546.
被引量:21
7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征稿启事[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1):4-4.
8
王泽,武卫党,慈小燕,崔涛,张洪兵,李亚卓,谷元,伊秀林,刘睿,刘昌孝.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和3在不同药性中药成分跨膜转运中的作用[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4):372-376.
被引量:5
9
秦昆明,曹岗,杨冰,李伟东,刘晓,蔡皓,陆兔林,蔡宝昌.
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中药炮制现代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9,49(2):129-139.
被引量:18
10
江启煜,何晓华,刘秀峰,刘慧玲,王庆香.
基于大数据整合与文本挖掘的中药生物分子信息文献系统关键技术模型[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9,40(2):53-57.
被引量:3
<
1
2
>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刘迎曦
李守巨
陈胜宏
易达
付建军
全晓娟
汪波
王登刚
葛修润
相关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河海大学
武汉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相关主题
初始应力场
土坡稳定性
稳定安全系数
初应力
剪应力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