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不胜感叹地指出,语文课在中小学总课时中占了30%以上,“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此种“怪事”至今也未根本改观,原因究竟何在? 作为语文及一切课程基础之基础的识字教学的“少、慢、差、费”(低年级识字量少、速度慢、效率差、费时多),事倍功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而这又与百年来对汉字的不当评价,使汉字长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大背景有关。所幸的是解放50多年来,随着一次又一次思想解放,不少语文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于艰难竭蹶之中,存改革创新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