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斯金纳与罗杰斯人格理论之比较
被引量:
4
ContentsA Comparison of Skinner's and Rogers' Personality Theor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两大心理学派,斯金纳与罗杰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文章对两者的人格理论进行了比较,并作简要评论。
作者
徐云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心理系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4,共4页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强化
操作性条件反射
自我概念
自我实现
分类号
B84-09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40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1
1
[1]Skinner B B. Walden Two[ M]. New York: Macmillan, 1948.
2
贺岭峰.
自我概念研究的概述[J]
.心理科学进展,1996,6(3):41-44.
被引量:59
3
[3]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7.209-222.
4
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
[5]布恩.心理学的原理和应用[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441.
6
[6]Rogers C R. Client- centored therapy[A]. In Arieti(S Ed). American Handbook of psych[C]. New York, 1996.
7
[7]Rogers C R The actualizing tendency in relation to" motives", and to consciousness[ A ]. In Jones( M Ed).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C ].
8
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368.
9
汪新建,熊世育.
评介罗杰斯“个人中心疗法”的哲学基础[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9):8-11.
被引量:8
10
[10]Rogers C R. On becoming a person[ 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61.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M].林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
Buber, M. I And Thou[ M].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57.89.
3
James, W.Pragmatism: A New Name for Some Old Ways of Thinking [ M ] . New York: Longrnan, Green and Co. 1943.159, 160.
4
Rogers, C.A Way of Being[ 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0. 336.
5
雅斯贝尔斯.存在主义哲学[M].王玖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248.
共引文献
140
1
李丹.
初中生自我概念与生涯发展水平的调查研究[J]
.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20(3).
被引量:1
2
于永华.
高校教学管理群体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144-146.
3
闫黎杰.
罗洛·梅存在分析人格理论述评[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28(3):98-100.
被引量:2
4
于永华.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管理观[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88-90.
被引量:6
5
宋晓东.
整合创造力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心理学途径(下)[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2):71-74.
6
廖蓉蓉.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尊的比较[J]
.幸福家庭,2009(6):19-21.
7
李克仁,张景浩.
试论“分层测试卡”的积极作用[J]
.教育科学研究,1998(5):39-42.
8
颜天民.
现代运动训练的特征及价值创造[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4):29-32.
被引量:8
9
谢新清.
解读人的创造性活动的哲学底蕴[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5):20-22.
被引量:1
10
林崇德,王耘,姚计海.
师生关系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4):17-22.
被引量:74
同被引文献
35
1
计文君.
科学与人文张力之下的叙事——以刘慈欣《三体》系列为中心[J]
.当代作家评论,2021(1):155-161.
被引量:5
2
张明佐,顾忠.
试论弗洛姆人格理论和中学生独立人格塑造[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1(7):18-20.
被引量:2
3
闫黎杰.
罗洛·梅存在分析人格理论述评[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28(3):98-100.
被引量:2
4
罗继才.
现代人的人格发展趋势——弗洛姆的人格发展理论述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6(5):96-101.
被引量:6
5
駱傳芳.
对斯金纳《科学与人类行为》的新机械論的批判——兼論“人的自觉的能动性”[J]
.心理科学通讯,1966,3(1):63-69.
被引量:2
6
孙耀君.
泰罗的追随者——巴思、甘特、吉尔布雷思夫妇、埃默森[J]
.管理现代化,1986,6(5):48-49.
被引量:3
7
乐国安.
论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关于人的行为原因的研究[J]
.心理学报,1982,14(3):335-341.
被引量:8
8
海慧.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J]
.应用心理学,1982(3):8-10.
被引量:31
9
王景和.
评B·F·斯金纳的意识论[J]
.心理学探新,1981,6(3):7-12.
被引量:1
10
何东亮.
人格理论的两个核心范畴[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64-6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黄颖.
西方人格理论简述[J]
.科技信息,2009(28):43-44.
被引量:3
2
宋剑祥,何亚芸.
国外人格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述评[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9(4):49-56.
被引量:2
3
张轶妹,曹蓉,刘文瑞.
管理科学思想史中科学与人文的撞击及嵌合——从如何看待斯金纳与马斯洛的激励理论谈起[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3,45(12):71-79.
被引量:3
4
赵清.
“动物”和“科学家”——基于斯金纳与凯利的人格观[J]
.科教导刊,2016(1Z):153-155.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张小妮.
依据性别角色特质差异实施分组的研究[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0(4):77-78.
2
詹明瑛.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贫困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培养[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4):202-204.
3
纪平平.
人格心理学的生物学流派综述[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0(15):91-91.
4
吕游,陈楠.
人格化构建逻辑下的虚拟偶像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2024,45(4):262-270.
5
汪立,熊雯颖,曾智洋,吕添贵,邱滋璐,谭永忠.
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的偏移风险、形成路径与规避体系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24,38(2):41-49.
被引量:1
6
刘志英.
基于ABA理论的大学校园垃圾分类箱设计研究[J]
.玩具世界,2024(6):124-126.
7
赵清.
“动物”和“科学家”——基于斯金纳与凯利的人格观[J]
.科教导刊,2016(1Z):153-155.
8
马冀,赵亚琦,林雯.
人本–多元–混沌三位一体框架下学生心理混沌能力的教育学理论构建[J]
.教育进展,2024,14(7):892-904.
1
徐娟.
行为的奥秘之操作性条件反射[J]
.中国社会工作,2013(24):61-61.
2
徐娟.
行为的奥秘之经典性条件反射[J]
.中国社会工作,2013(21):61-61.
3
张瑶.
试用心理学原理治疗失眠症[J]
.学理论,2012(36):91-92.
4
蹇璐亦.
迷信行为的心理学分析[J]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2):120-122.
被引量:8
5
何振.
惩罚中的不公平对行为影响探讨[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79-80.
6
刘宏.
神经官能症获得的学习机制[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1):58-60.
7
刘宏,辛怡.
学习与神经官能症的获得[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2):112-117.
8
杜复平.
强化技能的心理学基础及其对强化技能训练的建议[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4,8(3):48-50.
9
赵端瑛.
斯金纳[J]
.应用心理学,1981(1):60-62.
10
孙苏扬.
行为主义对治疗的意义[J]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5):109-109.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