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汽车工业研究》
2003年第6期19-21,共3页
Auto Industry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6
-
1潘金刚,杜鹏程.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障碍分析与对策[J].科技与经济,2006,19(1):18-21. 被引量:15
-
2韩子寅,张放.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6,24(1):21-24. 被引量:11
-
3江源.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工业第五大支柱[N].中国统计信息网,2003-06-02.
-
4红源.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工业第五大支柱[DB/OL].中国统计信息网,2003-06-02.
-
5张云清,赵景山.美国“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 (PNGV)及其涉及的关键高新技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1):173-175. 被引量:13
-
6刘洪德,刘希宋.技术进步在促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中国软科学,2003(7):95-101.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7
-
1瞿迪柯,陈俊芳.知识竞争力与汽车产业价值链——基于我国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2):79-82.
-
2罗英涛,胡振华,李旺兴,王平甫.中国铝用炭素50年的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炭素技术,2007,26(2):29-33. 被引量:5
-
3秦正云,方世建,缪柏其.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钻石模型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90-92. 被引量:6
-
4顾晓安,李彬彬,顾宝炎.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来自韩国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7,19(12):56-64. 被引量:5
-
5于焱,李京文,赵树宽.营销模式创新对汽车制造企业流通体制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21):2-2. 被引量:3
-
6张娟.刍议我国汽车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建设[J].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15-16. 被引量:3
-
7朱淑芳,张冰.重庆市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9,11(3):119-121.
-
8陈金波,梁琦.跨国汽车公司在我国的技术扩散问题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5):76-80. 被引量:2
-
9王江,吕朋,巩顺龙.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可行模式探析[J].经济纵横,2009(9):66-68. 被引量:3
-
10唐葆君,郑茜.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比较分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36(5):69-72. 被引量:7
-
1张小虞.谈我国汽车工业产品的自主开发[J].汽车杂志,1998(9):1-1.
-
2张乐只.自主开发是企业的根本出路[J].中国电梯,2000,11(8):5-5.
-
3赵英.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思路(下)[J].中华汽摩配,2004(6):13-16.
-
4钱伯章.煤气化技术创新发展[J].化工装备技术,2017,38(4):7-7. 被引量:3
-
5刘璠,魏宗康,段宇鹏.卫星导航在大过载情况下的精度考核[J].导航与控制,2015,0(5):6-10. 被引量:1
-
6李伯耿,张明轩,刘伟峰,王文俊.聚烯烃类弹性体--现状与进展[J].化工进展,2017,36(9):3135-3144. 被引量: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