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恐慌到平静,SARS 在中国近半年的"巡回之旅"似乎正在走向它的尽头,但是SARS 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正在日益清晰——SARS 以它非常规的形式将人类拉回到生活的本质:健康即是最大的安全。对于金融界,SARS 的不期而至也意味着在对银行"安全,便捷、快速、灵活"的传统要求之外又新添了久违的"健康"要求。"健康"之于"金融"在于确保消费者健康的方式,健康的金融消费方式之于客户却不仅仅在于"消毒"和"通风",最重要的在于"消费什么"和"如何消费"。为了寻找理想的"健康"金融之道,"非典"期间,本刊记者分三站亲身体验了现代银行的非触性业务——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终于一路遭遇"非典症状":应急能力不足、信息交流不畅,对症产品创新不够……银行电子化服务与健康零接触差距尚存。SARS 对于中国金融,是灾难还是契机?如果一半是考验,一半是机遇,SARS 如何触发我们对于银行电子化的新思考,商业银行如何全方位出击应对 SARS?本刊力求成为这一非常历史时期中国金融表现的记录者和思考者。
出处
《中国金融家》
2003年第6期16-17,共2页
China Financialy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