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两系杂交稻培杂茂三制种高产技术
The High-yielding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for Two-line Hybrid Rice Peiza Mao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两系杂交水稻培杂茂三父母本的特点 ,结合多年大面积制种实践 。
作者
岑艺
吴旭祥
机构地区
茂名市两系杂交稻研究发展中心
广东华茂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20,共2页
Hybrid Rice
基金
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生物领域重大成果转化项目 (Z16-0 3- 0 4 )
广东省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及杂种优势利用计划项目( 99B0 0 80 1G)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培杂茂三
高产制种技术
分类号
S339.5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S511.03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胡群宝,夏清华,陈森,蔡惠娇,何德银.
利用IEF技术鉴定两系杂交稻组合培杂茂三的种子纯度[J]
.杂交水稻,2005,20(4):64-65.
被引量:2
2
曾春,蔡洲,唐超世,邓坊,吴健燊,吴旭祥.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组合培杂茂三[J]
.杂交水稻,2002,17(3):54-55.
被引量:2
3
蔡洲,吴健燊.
培杂山青、培杂茂选、培杂茂三的种性特征与应用[J]
.杂交水稻,2000,15(S2):32-33.
被引量:2
4
曾春,蔡洲,唐超世,邓坊,吴旭祥,严均松.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培杂茂三的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J]
.中国稻米,2002,8(4):22-23.
5
刘劲松,江兴明,琚为民,蒋文生,鲁长贵,戴先福.
应用灰色关联原理评估双晚杂交籼稻新品种[J]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6):708-709.
6
郭莉,计仁欢,蒋芳,潘雪萍,蓝启和,刘婵媛,凌远生.
柳江县稻瘟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J]
.广西植保,2010,23(2):1-5.
被引量:3
7
莫惠周,杨海春.
培杂茂三双亲抛秧制种技术[J]
.杂交水稻,2003,18(2):34-35.
被引量:2
8
赖文全,杨均瑞,等.
两系杂交稻“培杂茂三”抛秧高产栽培技术[J]
.海南农业科技,2001(4):23-23.
9
戴先福,鲁长贵,桂彩虹,姚小万,叶斌,张建平.
桐城市8个双晚新品种的比较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6):709-710.
被引量:2
10
计仁欢.
杂交稻抗瘟性综合评价初探[J]
.作物杂志,2005(5):18-20.
被引量:6
杂交水稻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