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菌药物后效应( PAE)的概念即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1].它是抗菌药物对致病微生物特有的效应.抗菌药后效应现已成为抗生素药效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药物持续抑菌时间的长短.当血药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 MIC)或最低杀菌浓度( MBC)时,由于高浓度所产生的 PAE使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关于 PAE的机理,周亮 [2]认为:可能因抗菌药物造成细菌的非致死性损伤或药物与靶位持续结合,使细菌恢复再生长的时间延长所致.不同种类抗生素对同一细菌具有不同的抗菌后效应,同一种抗生素对不同的细菌种属体外抗菌后效应也不同,抗菌后效应的长短与药物浓度、接触时间呈依赖关系 [3].通常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其血药峰浓度高,清除病原菌的作用越迅速.在临床应用实践中,可根据血药浓度超过 MIC或 MBC的时间加上 PAE的持续时间来确定给药间隔时间.现根据 PAE理论,对支持以全日剂量单次给药产生的疗效与常规方法一致或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的抗生素作一综述.
出处
《现代医药卫生》
2003年第6期702-703,共2页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