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胡适的创造观 被引量:1

On Hu Shi′s Creation point of view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五四时期,创造观念和科学、民主观念一起受到知识精英的普遍关注。胡适对“创造”的诠释带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自由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创造观。他从存在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三个向度诠释创造,既为创造找到存在论的根据,又为创造揭示了认识论特征与价值观意蕴。
作者 顾红亮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3期79-82,共4页 Jiang-huai Tribu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胡适文存》第1集[M].黄山书社,1996年.第212页.
  • 2John. McDermott(ed.), Introducton,The philosophy of JohnDewe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
  • 3John J McDermot(ed.), The Philosophy of John Dewey,p.50.
  • 4.《杜威五大讲演》[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6页.
  • 5.《胡适文存》第2集[M].,.第22页.
  • 6波普尔著,纪树立等译:《科学知识进化论》,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2页.
  • 711.《胡适文存》第4集,第336、335页.

共引文献6

同被引文献7

  • 1高瑞泉.论创造之价值[J].开放时代,1999(1):68-76. 被引量:7
  • 2武吉庆.挣脱身心束缚,努力创造价值--20世纪初叶知识分子的价值实现观探析.郑师渠,史革新,等.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 3杨念群.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知识群体类型的演变--一个知识社会学的考察[A].杨念群.甲午百年祭--多元视野下的中日战争[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
  • 4钱理群.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以鲁迅和胡适为中心[A].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 5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 6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13.
  • 7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565.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