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胡适的创造观
被引量:
1
On Hu Shi′s Creation point of view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五四时期,创造观念和科学、民主观念一起受到知识精英的普遍关注。胡适对“创造”的诠释带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自由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创造观。他从存在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三个向度诠释创造,既为创造找到存在论的根据,又为创造揭示了认识论特征与价值观意蕴。
作者
顾红亮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3期79-82,共4页
Jiang-huai Tribune
关键词
胡适
五四运动
创造
存在论
认识论
价值观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胡适文存》第1集[M].黄山书社,1996年.第212页.
2
John. McDermott(ed.), Introducton,The philosophy of JohnDewe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
3
John J McDermot(ed.), The Philosophy of John Dewey,p.50.
4
.《杜威五大讲演》[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6页.
5
.《胡适文存》第2集[M].,.第22页.
6
波普尔著,纪树立等译:《科学知识进化论》,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2页.
7
11.《胡适文存》第4集,第336、335页.
共引文献
6
1
顾红亮.
胡适对Pragmatism的翻译及其意蕴[J]
.江淮论坛,2005(3):107-112.
被引量:4
2
李洁.
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实施[J]
.教育评论,2005(5):23-26.
被引量:16
3
顾红亮.
“民族国家”语境中的个人图像[J]
.浙江学刊,2007(1):16-21.
被引量:4
4
杨寿堪.
杜威哲学的改造与现代哲学的转向[J]
.湖南社会科学,2014(2):24-27.
被引量:1
5
顾红亮.
近代功利原则的历史衍化[J]
.社会科学,2001(12):63-67.
6
葛兆光.
《新史学》之后——1929年的中国历史学界[J]
.历史研究,2003(1):82-97.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7
1
高瑞泉.
论创造之价值[J]
.开放时代,1999(1):68-76.
被引量:7
2
武吉庆.挣脱身心束缚,努力创造价值--20世纪初叶知识分子的价值实现观探析.郑师渠,史革新,等.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3
杨念群.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知识群体类型的演变--一个知识社会学的考察[A].杨念群.甲午百年祭--多元视野下的中日战争[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
4
钱理群.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以鲁迅和胡适为中心[A].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5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6
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13.
7
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565.
引证文献
1
1
刘畅.
创造观念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建构——对胡适的考察[J]
.湖北社会科学,2011(10):97-10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畅.
梁漱溟的创造思想与中国社会团体组织的建立[J]
.求索,2012(4):111-114.
被引量:1
2
沈洁.
重塑自我——庚款留美生之自我建构[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30(3):15-19.
1
赵春音.
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观[J]
.社会科学家,2005,20(4):16-18.
被引量:2
2
刘仲林.
论创造与创造观[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2(1):58-62.
被引量:4
3
郭文成.
论海德格尔的创造观[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26(6):11-13.
被引量:1
4
赵馥洁.
先秦“尚新”说的价值观意蕴及其现代意义[J]
.唐都学刊,2017,33(2):35-38.
5
吴安春.
中国传统“德性论”哲学创造观及其特征[J]
.教育史研究辑刊,2008(6):13-16.
6
陈改桃,李谋仲.
寻求创造的形上根据─—熊十力的创造观探析[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2):16-19.
被引量:2
7
罗玲玲,张嵩.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创造观解读[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317-320.
被引量:1
8
陈仕平.
科学观: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儒家的差异[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7):84-87.
被引量:3
9
金丽,刘仲林.
创造观:中西哲学会通建设的新视点——从《圣经》与《说文》谈起[J]
.江淮论坛,2013(1):71-75.
被引量:2
10
张新颜.
“诚信”的价值观意蕴与建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20):273-274.
江淮论坛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