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方,一所普普通通的中学里,有一位默默无闻的中学语文教师,历经多年,遍尝艰辛,编写了一套《读书课》系列教材,立志实现自己的人文理念——“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北方,闻名遐迩的北京大学,一位著名的老教授,仔细阅读了这套《读书课》教材,被深深打动,心灵交通,情动辞发,于是便有了大家所看到的这篇读书笔记。这是两位距离遥远而心灵切近的“同道者”的对话;这是两位满怀执着信念、怀抱火热心肠的“理想主义者”的沟通;这是两位高举理想之火的“前行者”的砥砺。我也是一位中学教师,从事语文教育20余年,与南方那位编写《读书课》教材的教师同龄并且有着极其相似的经历,与北方那位著名的教授也有过几次交往。从某种程度上,我也许可以忝列为“理想主义者”的行列,忝列为他们的“同道者”。读了他们的书籍和文章,我被他们执着的精神、坚实的行动和不灭的理想,所深深感染。当今,从时序上,我们的确已迈入新世纪三载了,然而,环顾当今中国的现实,我们是否有勇气说出:“呵,我们已然迈进了我们所憧憬的新世纪了”? 至少,在我,是不敢说出这样确切的断语的!我只能说,我们依然处在一个新旧世纪的交替期,处在一个信念越来越多元、越来越纷然杂陈的时代!而且这个时代,阻遏“理想主义者”的,已经不仅仅是专制主义,更有物质主义、实利主义——它们都横亘在“理想主义者”的大道上。前者面目狰狞,而后者却是脉脉含情! “理想主义者”们似乎处在了一个交叉口上。越是如此,我就越加觉得南方的那位默默中依然前行的“同道者”的可爱、可贵、可敬!他把自己的理想化为一字字的教材,化为一堂堂的读书课。后者,那位著名教授,也曾多次说,愿“加入”到“中学语文教师”的队伍中来,把高蹈的学术理想,化为为这个社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他多年身体力行,为中学语文教育著文、编书。他们实实在在的言行,他们前行的身影,至少让我觉得,“理想主义”薪火不灭且愈燃愈烈。这些书,这些文,这些课,就是他们的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