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世纪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的变革 ,教育的发展 ,促进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化 ,以适应教育的社会化发展。本文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的分析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类型的总结入手 ,结合当前知识的变化及社会的要求 。
作者
修朋月
张宝歌
机构地区
牡丹江师范学院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8-142,共5页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基金
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资助项目 (B0 2 0 1)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人才培养类型
人才培养模式
分类号
G4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5
同被引文献
124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31
参考文献
4
1
周志田.
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讨[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2):84-87.
被引量:19
2
孙宗禹.
适应 创新 竞争──构建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大学教育科学,1997(4):6-11.
被引量:11
3
文辅相.
我国大学的专业教育模式及其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2000,21(2):5-11.
被引量:108
4
杨峻,刘亚军.
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转变刍议[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6(2):5-12.
被引量:39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姚云.
中外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比较及其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1998(1):29-31.
被引量:58
2
杨峻,刘亚军.
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转变刍议[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6(2):5-12.
被引量:39
3
涂又光.
文明本土化与大学[J]
.中国哲学史,1999(2):10-13.
被引量:17
4
朱开轩.
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J]
.高校理论战线,1997(1):4-10.
被引量:1
5
顾明远.
为了未来的教育[J]
.外国教育研究,1996(3):1-3.
被引量:6
6
孙宗禹.
适应 创新 竞争──构建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大学教育科学,1997(4):6-11.
被引量:11
7
谈松华.
跨世纪中国教育的历史性转变[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6,8(3):1-8.
被引量:5
8
陈祖福.
我国高等理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J]
.中国高教研究,1994(2):31-39.
被引量:2
9
孟明义.
大学应当培养作为人的人而不是制造工具[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5(4):4-7.
被引量:16
10
文辅相.
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和规格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摘要[J]
.高等教育研究,1996,17(6):12-16.
被引量:178
共引文献
165
1
陈兴明.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践进展[J]
.高等理科教育,2001(4):58-62.
被引量:2
2
朱玉华,赵义明.
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考[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2,18(3):36-37.
3
杨斌.
从我国大学专业教育的模式看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62-65.
被引量:1
4
徐向荣.
对建筑工程系专业调整的探讨[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8(1):92-94.
5
杨杏芳,朱曼.
透视当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文化问题[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3):71-76.
被引量:8
6
孙天厌.
“专业+经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辽宁教育研究,2004(8):72-74.
被引量:1
7
王振洪.
构建新型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
.课程.教材.教法,2004,24(9):75-79.
被引量:16
8
陈敬佑,洪世梅,梅亚明,王亚伟.
林科类专业面向“三农”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17(3):361-364.
被引量:2
9
周国模,洪世梅,梅亚明,王亚伟.
高等学校林科类专业改造和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4):461-465.
被引量:8
10
左兵,许兰平,王政爱.
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发展及其启示[J]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6):10-13.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124
1
李志义.
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中若干问题的进一步思考[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1):35-40.
被引量:16
2
季克异,黄汉升,陈俊钦,梅雪雄,许红峰,林取用,洪泰田,余奎康,陶玉萍.
跨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99,35(12):3-5.
被引量:56
3
杨峻,刘亚军.
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转变刍议[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6(2):5-12.
被引量:39
4
黄汉升,陈俊钦,梅雪雄,许红峰,林取用,洪泰田,余奎康.
面向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
.体育学刊,1997,4(3):69-72.
被引量:74
5
何云坤.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模式与创造教育的课程改革原则初探[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3(1):105-109.
被引量:15
6
陈祖福.
迎接时代的挑战 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6):9-17.
被引量:24
7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被引量:7242
8
奚凤兰.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04(6):38-39.
被引量:8
9
梁迪,李毅昂.
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工作方略[J]
.高教论坛,2004(5):32-34.
被引量:26
10
赵中岳.
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8(6):54-57.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22
1
丁仲云.
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50-51.
被引量:1
2
杜春华,杨淑媛,杜娟.
新世纪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方案改革的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6):60-62.
被引量:10
3
刘玉梅,李辉,李孟顺,刘雪峰,付伟.
交通运输类专业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3):42-44.
被引量:24
4
苗慧.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5(4):5-5.
5
朱汉春,王永才,赵智华,赵子华,易兰,程龙.
多元智能理论在农科院校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教学实践探索[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145-149.
被引量:5
6
孟俊焕.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3):102-105.
被引量:11
7
张西平,陈素红.
探索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取向[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13-15.
被引量:1
8
孙珺.
关于高等工程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0(8):165-166.
被引量:7
9
崔金宝.
基于“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策略[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75-76.
10
张瑞民.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
.考试周刊,2011(23):9-10.
二级引证文献
131
1
贺书杭.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解决措施[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0):128-130.
被引量:1
2
柴干.
智能运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S3):125-129.
被引量:3
3
钱卫东,刘彬霞.
面向就业需求的交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消费导刊,2009,0(9):243-243.
4
赵岩.
地方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4):13-15.
被引量:1
5
柴干.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生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实践[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S1):146-148.
被引量:2
6
崔淑华,关强.
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2X):105-105.
被引量:2
7
武超群,赵雨旸.
交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
.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10(6):127-128.
被引量:10
8
王芝英,穆奎,周作勇,陈思怀.
西南大学养殖类学生社会实践保障模式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6):218-221.
9
陆昌龙,赵志国.
应用型汽车类专业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科教文汇,2009(5):57-57.
被引量:1
10
马驷,王琳.
国内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的比较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39-43.
被引量:19
1
崔延.
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
.机械职业教育,2007(3):39-40.
被引量:6
2
白晗.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9):100-101.
被引量:6
3
李敬华,杜建军.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
.商情,2014(34):284-284.
4
张妍.
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
.中国人才,2014(14):79-80.
5
言论[J]
.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5):4-4.
6
张丽琼.
简教育——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逆向路径选择[J]
.电大理工,2016(1):78-79.
被引量:1
7
杜智民.
加强高校审美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
.交通高教研究,2002(4):46-47.
8
郑泽宏.
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与课程建设的关系之探讨[J]
.职大学报,2010(1):134-135.
9
包乌云.
通辽职业学院学生素质浅析[J]
.科学决策,2008(11):90-90.
10
孟现志.
职业专业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1(4):143-145.
被引量:5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