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我国刑法中ATM机的法律地位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通过对信用卡诈骗罪的分析,可发现"机器不能被骗"传统理论并不适用于ATM机。判断"在ATM机上取款行为"的性质,剖析与之相关的诈骗罪法律规定,使得"ATM机可以被骗"与我国刑法理念相契合。据此,还可充分发挥我国《刑法》第287条规定的真正法律效用,厘清信用卡诈骗罪与诈骗罪之间的关系。
作者
陈萍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刑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1期137-150,共14页
Criminal Law Review
关键词
机器不能被骗
诈骗罪
信用卡诈骗罪
使用计算机诈骗罪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7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3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王海涛.
论财产犯罪中债权凭证的刑法评价——以存折、银行卡等债权凭证为例的说明[J]
.政治与法律,2010(4):50-57.
被引量:14
2
高国其.
机器诈骗犯罪浅议[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3):34-40.
被引量:36
3
阎二鹏.
信用卡诈骗罪与诈骗罪关系辨证[J]
.政治与法律,2010(2):58-64.
被引量:16
4
蔡新苗.
对拾卡使用司法解释的几点意见[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4(2):73-77.
被引量:7
5
张明楷.
非法使用信用卡在ATM机取款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再与刘明祥教授商榷[J]
.清华法学,2009,3(1):55-73.
被引量:33
6
刘明祥.
再论用信用卡在ATM机上恶意取款的行为性质--与张明楷教授商榷[J]
.清华法学,2009,3(1):74-86.
被引量:51
7
张小虎.
拾得信用卡使用行为的犯罪问题[J]
.犯罪研究,2008(5):10-18.
被引量:14
8
李翔,周啸天.
信用卡诈骗罪中“冒用”的展开[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5):29-36.
被引量:16
9
张明楷.
也论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的行为性质——与刘明祥教授商榷[J]
.清华法学,2008,2(1):91-108.
被引量:118
10
刘明祥.
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行为之定性[J]
.清华法学,2007,1(4):22-28.
被引量:68
二级参考文献
37
1
阮齐林.
金融财产控制的特点与侵犯财产罪的认定[J]
.法学,2001(8):31-35.
被引量:10
2
张明楷.
也论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的行为性质——与刘明祥教授商榷[J]
.清华法学,2008,2(1):91-108.
被引量:118
3
刘明祥.
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行为之定性[J]
.清华法学,2007,1(4):22-28.
被引量:68
4
于英君.
银行信用卡犯罪的类型及定性研究[J]
.法学,1995(6):23-25.
被引量:28
5
张明楷.
财产性利益是诈骗罪的对象[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5,23(3):72-82.
被引量:131
6
朱锡平.
拾得借记卡冒用取款行为的司法认定——刑法解释位阶视域中信用卡涵义的追问[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6):61-66.
被引量:6
7
张明楷.
盗窃与抢夺的界限[J]
.法学家,2006(2):119-131.
被引量:170
8
魏国华.
2006年中国自动柜员机(ATM)行业报告[J]
.金融电子化,2007(2):58-60.
被引量:4
9
夏雨,杨子宜.
ATM犯罪探讨[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6(4):20-24.
被引量:7
10
[日]虫明满.《包括一罪の研究》,成文堂1992年版,第30页以下.
共引文献
238
1
郑洋.
预设同意型诈骗罪的理论阐释及实践展开[J]
.政治与法律,2022(6):68-83.
被引量:5
2
李佳馨.
跟车逃交ETC通行费行为之定性研究[J]
.刑事法评论,2022(1):555-572.
3
陈冲.
占有归属与侵占罪构成要件——从错误汇款的占有归属切入[J]
.四川大学法律评论,2020(1):187-203.
被引量:1
4
王俊.
电子支付时代下财产犯罪成立的类型化研究 以支付宝为例的分析[J]
.中外法学,2021,33(3):743-761.
被引量:10
5
赵小勇.
冒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信贷产品侵财犯罪定性的教义学分析[J]
.刑法论丛,2021(1):60-86.
被引量:1
6
刘宪权.
对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伪批判”的回应[J]
.法学,2020,0(1):3-14.
被引量:23
7
方涛.
行为视角下肯德基羊毛案的定性分析[J]
.西南法律评论,2023(1):37-46.
8
夏尊文.
抢劫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定性新探——以信用卡的财产价值为视角[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21(1):176-187.
9
王榕.
诈骗罪与盗窃罪之厘清——私转他人支付宝账户钱款行为的定性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S02):40-43.
被引量:2
10
周奕澄.
非法使用他人第三方支付账户转移资金行为刑法定性研究——以支付宝为例[J]
.研究生法学,2020(3):62-74.
被引量:1
1
陈萍.
“机器不能被骗”对我国刑法意义的反思[J]
.研究生法学,2012(3):65-70.
被引量:4
2
张明楷.
非法使用信用卡在ATM机取款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再与刘明祥教授商榷[J]
.清华法学,2009,3(1):55-73.
被引量:33
3
高国其.
机器诈骗犯罪浅议[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3):34-40.
被引量:36
4
刘明祥.
使用计算机诈骗罪比较研究[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1(12):58-61.
被引量:9
5
张明楷.
也论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的行为性质——与刘明祥教授商榷[J]
.清华法学,2008,2(1):91-108.
被引量:118
6
刘明祥.
再论用信用卡在ATM机上恶意取款的行为性质--与张明楷教授商榷[J]
.清华法学,2009,3(1):74-86.
被引量:51
7
家臣.
“秋菊”为亲人讨公道! 弟弟不幸遭横祸 姐姐不懈讨公道[J]
.工友,2005,0(2):26-27.
8
夏尊文.
拾得他人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行为之定性探微[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4):25-33.
被引量:7
9
王亚莉.
试论我国刑事诉讼法律效用新取向[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3):112-115.
10
郭航,赵爽.
“机器能否被骗”之再探讨[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3):41-44.
被引量:1
刑法论丛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