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3,共2页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
参考文献5
-
1蔡红星 徐英含 法医学.[M].北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115-120.
-
2马世民.精种疾病的司法鉴定[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83.
-
3刘兴本 宗嗣奈.临床法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0.
-
4赵向东,张美莲,周冰玲,成松梅.P_(300)在鉴别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真假昏迷的价值[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1):14-15. 被引量:6
-
5杨玉庆,陈沛源,杨文俊,高学兰,李振.人面孔照片诱发伴随负变化的初步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32(6):357-36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11
-
1杨文俊,陈文明,黄煌镜,刘曼方.识认熟悉者照片时视觉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3,25(4):415-418. 被引量:6
-
2廖四照,杨文俊.被试者心理因素对事件相关电位测谎准确性的影响[J].临床脑电学杂志,1996,5(2):76-79. 被引量:7
-
3王更.当代心理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37.
-
4杨玉庆 杨文俊.伴随负变化(CNV).大脑高级功能的神经电生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4-171.
-
5杨玉庆,大脑高级功能的神经电生理,1998年,144页
-
6杨文俊,心理学报,1993年,4卷,415页
-
7王更,当代心理学研究,1993年,237页
-
8杨文俊,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1年,24卷,309页
-
9赵向东,成松梅,印虎生.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J].临床脑电学杂志,1998,7(4):210-213. 被引量:7
-
10赵向东,朱文华,张美莲,周冰玲.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病程与P_(300)之间关系的研究[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0,7(1):12-16. 被引量:2
共引文献5
-
1赵向东,凌云,张美莲,谢静,周冰玲.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视觉P300地形图的初步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2):103-104. 被引量:1
-
2刘洪广.犯罪事件相关脑电位检测技术与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3):101-105. 被引量:5
-
3李红玲,房金勇,薛新萍.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7):551-553. 被引量:4
-
4薛若冰.心理学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浅探[J].山西科技,2011,26(6):37-39.
-
5赵向东,张美莲,谢静,周冰玲.P300对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脑认知功能康复的评估价值[J].中国临床康复,2002,6(24):3690-3691.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3
-
1王建清,李云峰,徐福林,卞留贯.轻度脑外伤的临床多样性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4,21(8):842-844. 被引量:2
-
2[法]基思·辛普逊 著,王永年.法医学[M]法律出版社,1987.
-
3赵向东,张美莲,周冰玲,成松梅.P_(300)在鉴别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真假昏迷的价值[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1):14-15. 被引量:6
-
1关晓明,黄铁毛.罪犯伪病和造作病(伤)的处理措施[J].证据科学,1994,11(3):132-133. 被引量:1
-
2王仁.对诈病和造作病的识别及其法律责任[J].法学,1984(1):40-42.
-
3孙海涛,赵国栋.美国成年监护制度之神经心理评估制度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4):133-137.
-
4唐肖风,亢明.1例诈病司法精神鉴定报告[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10(3):179-180.
-
5王玉祥,郑国民.诈病的法医学鉴定4例[J].刑事技术,2012,37(1):64-66.
-
6黄建斗.肇祸后诈病1例[J].河北精神卫生,2002,15(2):81-81.
-
7胡晓翔.浅议医事技术纷争的技术鉴定[J].健康管理,2015,0(2):115-120.
-
8打开《神经窗户》 望子成龙有望[J].科协论坛,1996,0(10):47-47.
-
9赵天虹.监所内诈精神病的原因及特点[J].广东公安科技,2008,16(2):78-80.
-
10王猛.服刑人员诈病个案研究[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3(12):38-4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