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建筑符号学 被引量:7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围绕着建筑符号学这一概念进行了介绍和研究,通过符号、符号学及建筑符号学的三个组成部分和建筑符号学的应用特征等几方面分析,从而使读者对建筑符号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作者 李冰
出处 《人力资源管理》 2010年第A06期215-215,217,共2页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6

  • 1邓经武.名人故居的旅游品牌营销——以乐山“郭沫若故居”为例[J].郭沫若学刊,2005(3):31-36. 被引量:10
  • 2陈昆.打造沫若故里文化城的总体构想[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6,8(5):33-34. 被引量:3
  • 3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 4罗小朱.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 5G·勃罗德彭特,等.符号·象征与建筑[M].乐民成,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73.
  • 6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 7凯文·林奋.城市的印象[M].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43.
  • 8刘茂林,叶桂生,等.郭沫若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 9郭沫若.山中杂记·芭蕉花[A].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 10项秉仁.语言、符号及建筑[J]建筑学报,1984(08).

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