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现代性追求中的过往意识——林海燕的《让我们看云去》与郭宝昆的《芽笼人上网》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80年代初,是新加坡华语剧场新阶段的开始。在这之前,现实主义作为主导思潮,明显地展示了英国文化评论家芮门·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所界定的是一种艺术的方法(method)与态度(attitude)两方面的特征(Williams,1988:259)。就方法而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剧法被奉为典范;就态度而言,其源头是'五四'以来夏志清所谓的'感时忧国'精神的表现。而60年代以后则进一步受到中国大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与'五四'初期和30年代的革命文学相似,新加坡华语剧场的现实主义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
作者 柯思仁
机构地区 英国剑桥大学
出处 《戏曲研究》 2000年第1期95-109,共15页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