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西秦腔再考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出现在明代中叶的甘肃西秦腔(又称琴腔、甘肃调、甘肃腔、西腔、西皮调、陇西梆子腔、甘肃梆子腔等),本是我国最早形成板腔体【两句腔】结构雏型的戏曲腔调,而且早在嘉靖元年(1522)以前,就以皮影演唱形式传入故都北京和河北西部诸地,而后由此又流向全国。不仅促成京师和河北涿州等地影戏的问世,也对初创时期的梆子腔、皮黄腔以及花部诸腔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和影响。但由于清代诸多著本对其记述过于简约,加上缺少曲谱与音响佐证,其名称又同后来出现的秦腔(亦称秦声、乱弹腔、梆子腔、西安乱弹、
作者 王正强
出处 《戏曲研究》 2004年第3期262-279,共18页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共引文献5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