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果穗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
19
Correlation and path analysis of maize ear character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用S Wright多元分析法及其公式,对提高F1代玉米杂交种产量有关的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粗性状对产量的正向效应最大,其次是穗长,再次为千粒重。
作者
王有芳
李少勇
王凌汉
郭绪美
机构地区
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03年第3期30-31,共2页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果穗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产量
穗粗性状
穗长
千粒重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8
同被引文献
178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86
参考文献
5
1
叶金才 高新学 等.早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1987,(3):37-37.
2
李军虎.
夏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J]
.玉米科学,1997,5(3):16-19.
被引量:58
3
梁晓玲,阿布来提,冯国俊,李进,李铭东,李维鼎,高慧慧.
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比较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玉米科学,2001,9(1):16-20.
被引量:139
4
广成,薛雁,苟升学.
玉米8个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J]
.玉米科学,2002,10(3):33-35.
被引量:52
5
安红卫,胡清银,苏云林,孙建红.
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杂粮作物,2002,22(4):190-192.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黄开健.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广西农业科学,1993,25(1):12-14.
被引量:26
2
许金芳,贾世锋,郭庆法,刘治先,汪黎明.
糯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J]
.玉米科学,1994,2(3):11-13.
被引量:8
3
叶金才 高新学 等.早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1987,(3):37-37.
4
南京农学院.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8..
5
徐占宏 朴泞鹤 等.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J].作物杂志,1986,(1):14-16.
6
王文秀.夏玉米综合栽培措施回归模型的探讨[J].玉米科技,1996,(3):24-30.
7
李兴普.旱地冬小麦产量诸性状的回归分析.农作物研究资料[M].,..
8
陈现平 蒋之埙 等.春玉米的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1986,(3):40-43.
9
史新海.中早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1988,5(4):20-24.
10
徐占宏,朴淙鹤,郭凤兰.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J]作物杂志,1986(01).
共引文献
198
1
许期树,王杰,张亚美,华太才让,益西多杰,姬秋梅.
藏山羊产绒量与影响因子的相关和通径分析及最优回归模型的建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5):952-955.
被引量:7
2
柳家友,柏志安,吴伟华.
玉米杂交种主要穗部性状之演变及对育种目标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z2):3-4.
被引量:30
3
陈士林,王春虎,赵新亮,袁贵仁,侯新玲,甘淼.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3,32(3):5-7.
被引量:7
4
李召锋,梁晓玲,阿布来提,李明顺,胡洺,韩登旭,邵红雨,李铭东,曹连莆.
不同年代主要玉米品种穗部性状演变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4):27-31.
被引量:16
5
陈晓蓉,龚秋林,陈勇玲,刘灵燕,刘上信,潘其辉.
灰色关联度在苎麻新品种产量构成评价中的应用[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2):20-23.
被引量:1
6
张继星,马立晖,苏惠,张建华,樊建峰,程伟燕.
玉米杂交种对肥力反应的基因型差异[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4):387-391.
7
安红卫.
玉米自交系丹9046和C8605-2的遗传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134-136.
被引量:1
8
杜茂林,苟才明,杨荣志,吴全一,蒲雪莉,贺玉兰.
高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B11):15-18.
被引量:25
9
李波.
北方春玉米区早熟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1):29-31.
被引量:6
10
张颖珍.
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
.甘肃农业科技,2005,36(4):9-1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78
1
张秀卿,布建中.
玉米杂交种的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95-97.
被引量:8
2
柳家友,柏志安,吴伟华.
玉米杂交种主要穗部性状之演变及对育种目标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z2):3-4.
被引量:30
3
王建迎,张慧兰,杨宏.
玉米产量与其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2002,10(z1):66-67.
被引量:22
4
楚爱香,张要战,楚现周.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分析[J]
.玉米科学,2001,9(z1):19-21.
被引量:20
5
郭清保.
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
.黑龙江粮食,2008(5):30-33.
被引量:7
6
陈士林,王春虎,赵新亮,袁贵仁,侯新玲,甘淼.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3,32(3):5-7.
被引量:7
7
李召锋,梁晓玲,阿布来提,李明顺,胡洺,韩登旭,邵红雨,李铭东,曹连莆.
不同年代主要玉米品种穗部性状演变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4):27-31.
被引量:16
8
李玉玲,吴锁伟,董永彬,张亚丽,李志强.
不同普×爆后代群体膨爆特性的分离特征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2):3-6.
被引量:4
9
黄开健.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广西农业科学,1993,25(1):12-14.
被引量:26
10
董立峰,王凤宝,付金锋,李俊峰,焦丽丽.
甘薯主要数量性状对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311-315.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19
1
张秀卿,布建中.
玉米杂交种的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95-97.
被引量:8
2
张中伟,李玉玲,崔庆新,魏蒙关,陈欢庆,杨国虎,杨美丽,王启磊,周宇光.
玉米RILs群体穗粒性状表现及其环境稳定性分析[J]
.玉米科学,2010,18(1):49-52.
被引量:3
3
方伏荣,董庆国,张建平,胡艳红,柴玉梅,张金汕,金平.
新疆大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2013,50(8):1386-1391.
被引量:4
4
刘帆,石海春,余学杰.
玉米果穗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
.玉米科学,2005,13(3):17-20.
被引量:57
5
张京社,杨玉东,王志忠,赵俊彪.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06,34(1):23-25.
被引量:24
6
谢振江,李明顺,李新海,张世煌,张宝石.
华北地区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的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7,16(2):28-32.
被引量:13
7
李永洪,谢戎,唐春,杨跃华,刘成元.
糯玉米主要穗部性状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8,21(4):929-934.
被引量:3
8
彭金海,陈传玺,刘正学,谭忠,刘飞.
旱地小麦品种七性状对产量影响的初探[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524-3525.
被引量:2
9
王敏,徐萍,刘新江,张正斌,杨引福.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5):1229-1236.
被引量:46
10
陈勇.
四川玉米浅丘组合与山区组合产量结构差异比较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798-10802.
二级引证文献
186
1
刘兴二,焦仁海,仲义,夏远峰,吴凤新,蔡鑫茹,徐艳荣,代秀云,侯宗运,孙志超,邢跃先.
玉米自交系吉V022的选育和应用研究[J]
.东北农业科学,2023,48(6):27-30.
被引量:2
2
王丽伟,邱美娟,邱译萱,许晖,徐昕,马云飞.
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吉林省春玉米单产预报研究[J]
.东北农业科学,2020,45(1):68-72.
被引量:4
3
张中伟,李玉玲,崔庆新,魏蒙关,陈欢庆,杨国虎,杨美丽,王启磊,周宇光.
玉米RILs群体穗粒性状表现及其环境稳定性分析[J]
.玉米科学,2010,18(1):49-52.
被引量:3
4
李召锋,梁晓玲,阿布来提,李明顺,胡洺,韩登旭,邵红雨,李铭东,曹连莆.
不同年代主要玉米品种穗部性状演变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4):27-31.
被引量:16
5
王亮,周旭梅,景希强,张宝石,李晓辉.
辽宁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产量及杂种优势比较[J]
.玉米科学,2010,18(3):47-52.
被引量:2
6
茹高林,张德贵,卢振宇,张世煌,曲延英,李新海,李明顺.
海南试验点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增益分析[J]
.玉米科学,2010,18(3):43-46.
被引量:2
7
刘玲,王春虎,殷亚超,荆李梅,崔林林,牛红艳.
不同密度对玉米新品种百玉2号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272-274.
被引量:1
8
方伏荣,董庆国,张建平,胡艳红,柴玉梅,张金汕,金平.
新疆大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2013,50(8):1386-1391.
被引量:4
9
冯毓琴,曹致中.
陇东天蓝苜蓿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41(4):76-80.
被引量:10
10
张春荣,岳竞之,张莉,郜永强,孙迷平.
玉米子粒含水量与穗部性状的相关分析[J]
.玉米科学,2007,15(1):59-61.
被引量:17
1
杨鹏鸣,刘宗华,王庆东,朱卫红,李朝锋,赵威.
优良玉米自交系"87-1"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及其杂优类群的划分[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37(2):103-106.
被引量:6
2
路香彩.
多元分析法在小麦品种稳定性上的运用[J]
.河北农业科学,1994(4):32-34.
3
郭银燕,张云康,陈润兴,胡秉明,陈昆荣.
早籼稻碾磨品质品种、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的研究[J]
.遗传,1997,19(4):12-16.
被引量:11
4
郭瑞林,王阔,周青.
绿豆主要数量性状与杂交后代的选择[J]
.河南农业科学,1996,25(7):3-5.
5
张洪权.
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分析及应用评价[J]
.农学学报,2015,5(10):27-32.
被引量:1
6
王莹,黄中文,张定法,徐瑞富,张万琴.
啤酒大麦主要性状的主成份分析与聚类分析[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27(3):34-37.
被引量:1
7
刘迪,兰进好.
玉米主要穗部性状的变异及相关性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7):10-12.
被引量:1
8
石明亮,孙权星,陈小晖,彭长俊,程玉静,陈国清,薛林,陆虎华,黄小兰,郝德荣,冒宇翔,胡加如,谭河林,洪德林.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与育种应用[J]
.福建农业学报,2012,27(12):1292-1297.
被引量:4
9
郭银燕,胡秉民,张云康,胡明训,陈昆荣.
浙江省早籼稻蒸煮品质的品种、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研究[J]
.作物学报,1999,25(4):499-503.
被引量:5
10
王国杰,王金召,安旭华,贾耀军,乔旭,张明友,别海.
玉米杂交种的同异分析法综合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605-6606.
被引量:8
山东农业科学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