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际视野下的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
被引量:
2
Universities' 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Global Perspectiv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世纪之交,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通过分析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这一世界性改革趋势兴起的原因,介绍世界各国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措施,对我国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
刘宝存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9,60,共5页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文化食质教育
高等教育
改革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1
胡建华.
面向21世纪的日本大学课程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1998,19(2):94-97.
被引量:23
2
姜岩.新的一轮世界科技竞争开始[J].科学世界,1995,(2).
3
杨雅文,刘振天.
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点[J]
.上海高教研究,1998,18(5):63-66.
被引量:9
4
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2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32
1
许巧玲,王丽慧.
论大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从公众科学素养谈起[J]
.科学管理研究,2004,22(S1):99-101.
被引量:2
2
姜艳萍,程永波.
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实施模式的基本构想[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8):131-133.
被引量:4
3
张爱梅,刘卫萍.
略论二战后日本大学课程改革的发展与特点[J]
.日本问题研究,2003,17(4):56-58.
被引量:2
4
刘劲强.
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奥康给中国鞋企营销带来的启示[J]
.西部皮革,2005,27(3):24-27.
5
潘耀芳.
中外大学课程编制的比较与启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10):174-176.
被引量:6
6
史朝.
中日两国大学本科课程改革比较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0):48-52.
被引量:4
7
白美玲,邓志伟.
市场经济条件下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18(4):33-36.
8
白美玲,邓志伟.
市场经济条件下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J]
.江苏高教,2006(3):143-145.
被引量:3
9
韦成龙,彭阳红.
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的特色及其启示[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5):57-60.
被引量:3
10
1314大礼包圣诞促销——FOUNDER方正笔记本[J]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2006(12):8-8.
同被引文献
2
1
赫冀成,张喜梅.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比较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4:19.
2
陈怡.
开创文化素质教育新局面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1(1):22-23.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
1
范伟.
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5,21(2):57-58.
被引量:3
2
鄢晓.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从课程体系的视角[J]
.现代教育管理,2014(2):69-74.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王维平,李毛.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讨[J]
.社科纵横,2009,24(4):158-159.
被引量:4
2
李兰,曾思龙,刘欢.
浅谈如何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养[J]
.科技致富向导,2011(36):15-15.
被引量:2
3
吴帆.
协同创新视角下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实现路径[J]
.现代教育管理,2014(7):98-101.
被引量:12
4
汪碧玉珠.
基于团队领导视角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协同提升研究[J]
.商情,2015,0(4):210-210.
5
何素敏,项辉,辛国荣,陈尚武,陆勇军.
全人培养、专业有成:大类培养模式下生物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5(2):11-14.
被引量:2
6
索海军,左丰力.
二十年来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发展综述[J]
.中国大学教学,2015(7):28-32.
被引量:1
7
李辛沫,耿爱农,肖容美.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目标下的专升本课程体系构建之研究[J]
.大学教育,2016(6):41-42.
8
丁丽芳.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对研究型教育模式的促进[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5(4):168-170.
被引量:7
9
杨超,程宝栋,郑义.
现场授课与网络授课的知识传播效果差异及影响机制[J]
.中国高教研究,2021(12):23-29.
被引量:14
10
刘裕,陈璐,唐美琳.
“双一流”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基于36所高校的定性比较分析[J]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1):66-83.
被引量:10
1
顾月琴.
刍议教育叙事研究[J]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2008(12S):17-19.
被引量:1
2
彭艳丽.
对“启蒙运动”的点滴认识[J]
.考试周刊,2010(42):47-48.
3
试谈本市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兴起的原因[J]
.上海教育科研,1989(3):49-50.
4
贡咏梅.
试论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环节[J]
.文教资料,2006(6):14-15.
被引量:1
5
张旭华.
美国家庭学校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影响[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0(1):74-75.
被引量:1
6
王建琴.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2):13-14.
被引量:2
7
孙亚玲,莫国芳.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6(4):58-61.
被引量:2
8
李小龙,祝梦君.
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探析[J]
.文教资料,2009(36):81-83.
9
常晓京,张慨.
论清末女子学校教育兴起的原因[J]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2,20(4):65-69.
10
谭慧施,蔡霁威.
试论广东晚清时期的农业教育[J]
.高等农业教育,2011(9):30-33.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