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派生犯研究
被引量:
4
Study on Derivative Criminal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刑法有 14个罪名在犯罪构成上与其他犯罪之间存在派生关系。本文试图用“派生犯”对这一刑法现象进行概括 ,并提出其具有法定性、派生性、事后性、故意性的共同特征。研究派生犯不仅有助于刑事立法的科学化和完备化 ,而且有利于定罪量刑和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作者
谢望原
吴光侠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年第3期19-25,共7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关键词
派生犯
本质特征
刑法
中国
派生关系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顾德镳、张补联:"原罪与本罪研究初论",载《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02年年会论文汇集》,第560页.
2
参见《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2年增补本,第1195页.
3
张明楷.
如何理解和认定窝赃、销赃罪中的“明知”[J]
.法学评论,1997,15(2):90-92.
被引量:60
共引文献
59
1
徐方迪.
“明知”视角下中立帮助行为的处罚依据——以职务侵占罪帮助犯为例[J]
.中财法律评论,2023(1):203-230.
2
敦宁,白昆冬.
自洗钱行为入罪的理论诠释与问题分析[J]
.公安学研究,2021,4(6):87-105.
被引量:8
3
刘彩红.
犯罪故意中的明知研究[J]
.楚天法治,2019,0(9):68-68.
4
邓斌.
持有犯论要[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8(6):148-152.
被引量:7
5
利子平,樊宏涛.
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6):75-80.
被引量:1
6
利子平,郭芾.
滥用职权罪罪过形式新探——以行为故意为视角[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1):67-72.
7
朱世洪.
持有型犯罪研究[J]
.法治研究,2007(12):58-66.
被引量:6
8
吴金锁.
试论洗钱罪构成要件的主观方面[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7(2):29-32.
9
于志刚.
犯罪故意中的认识理论新探[J]
.法学研究,2008,30(4):96-109.
被引量:28
10
谢财能.
刑法中的“应当知道”应作两种理解[J]
.人民检察,2008(18):62-6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1
1
陈兴良.
论我国刑法中的连累犯[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89,11(1):50-54.
被引量:5
2
梅传强.
犯罪故意中“明知”的涵义与内容——根据罪过实质的考察[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1):22-28.
被引量:12
3
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
[美]保罗·H·罗宾逊.刑法的结构与功能[M].何秉松,王桂萍译.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
5
[德]冈特·施特拉腾韦特,洛塔尔·库伦.刑法总论I--犯罪论[M].杨萌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6
蔡墩铭.现代刑法思想与剐事立法[M].台北:汉林出版社,1977.
7
台湾刑法(2007年1月24日修正)第155条,第305条.
8
顾德镰,张补联.原罪与本罪研究初探: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02年学会论文汇集[C].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560.
9
山口厚.从新判例看刑法[M].付立庆,刘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48-249.
10
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引证文献
4
1
韩玲.
论连累犯的罪过形式[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10(1):83-85.
2
王莉君.
实行行为机能分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60-66.
3
王子晏.
连累犯基本问题探析[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9(3):44-49.
被引量:3
4
姜茂林.
对我国连累犯的三维思考[J]
.科学.经济.社会,2017,35(1):83-8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姜茂林.
对我国连累犯的三维思考[J]
.科学.经济.社会,2017,35(1):83-89.
被引量:1
2
刘仁文,汪恭政.
网络犯罪帮助行为的刑法认定[J]
.法治研究,2023(2):122-136.
被引量:7
3
陈家林,吴珂.
“提供资金帐户型”洗钱罪的规范解读与司法适用[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3,38(5):45-56.
4
刘璐.
洗钱案件上下游犯罪量刑均衡研究--以“以罪制刑”理念为视角[J]
.人民司法,2024(4):9-14.
1
张爱萍.
对完善我国证人制度的几点思考[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4):55-57.
2
陶文昭.
论网络监督的性质[J]
.学习论坛,2010,26(6):46-49.
被引量:2
3
李鹏程,郭鹏飞.
刑事诉讼中的“毒树之果”相关问题探析[J]
.知识经济,2015(4):36-36.
4
杨先永.
论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来源[J]
.理论学刊,2009(6):21-24.
被引量:2
5
张忠元,杨静.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意义探讨[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4):127-130.
被引量:2
6
高荣云,徐炳煊.
法律行为概念的难解病症状[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4):43-44.
被引量:1
7
赵洲.
国际法上主权的法理结构探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33-141.
被引量:2
8
孙振雷.
从警察优益权到派生性警察权的嬗变[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3(3):98-99.
被引量:2
9
赵伯祥.
论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4):19-21.
10
童庆平,王强.
试论建设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根本原则[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1(3):9-14.
被引量:1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