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16,共3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共引文献6
-
1郑飞中.论《长恨歌》中“当家作主”的城市文化理想[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6(4):54-57.
-
2朱慧.试论孤独体验对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影响[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1):100-103.
-
3朱慧.王安忆小说中的“孤独情结”[J].德州学院学报,2006,22(3):19-22.
-
4樊凤金.再读王晓明的《从“淮海路”到“梅家桥”——从王安忆近来的小说谈起》[J].文教资料,2011(34):22-23.
-
5周君.解析王安忆《长恨歌》都市世界中的乡村意识[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4):89-90.
-
6王彦.多维视野下的上海——论《长恨歌》的叙述立场[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4,32(3):14-19.
同被引文献9
-
1周锡源.什么是“人文关怀”[J].四川统一战线,2007,0(12):19-19. 被引量:2
-
2朱尧耿.九十年代中国文学中的人文精神[J].职大学报,1999(3):5-10. 被引量:3
-
3Booth Wayne C.The Rhetoric of Fiction[]..1961
-
4宋宝珍.底层生活的讲述者与底层精神的开掘者——评李宝群及其戏剧创作[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5):65-71. 被引量:2
-
5陶东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与理想建构[J].粤海风,1997,0(1):4-7. 被引量:1
-
6苗珍虎.论当下乡土散文的现实关怀与人文忧思[J].当代文坛,2011(6):82-84. 被引量:2
-
7马英群,李谫博.底层关怀与精神救赎——评陈彦的长篇小说《西京故事》[J].小说评论,2014(5):152-158. 被引量:3
-
8黄平.新时期文学起源阶段的虚无——从“潘晓讨论”到“高加林难题”[J].文艺研究,2017(9):57-65. 被引量:17
-
9曾洪伟.文学终结·审美终结·距离终结——试论哈罗德·布鲁姆关于当前文学危机的观点并与希利斯·米勒比较[J].文学评论丛刊,2011,0(2):164-175. 被引量:2
-
1马文菊.我国过度教育产生的经济学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7,12(1):68-71. 被引量:10
-
2纪宝成.清算教育产业化[J].四川物价,2006(5):28-30. 被引量:1
-
3李崟,潘瑾.中国电视剧市场关系与秩序的建构[J].社会科学家,2008,23(7):19-21.
-
4孙隆熙,侯崙.简论高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1993,0(4):15-18.
-
5黄莉莉.市场经济时代戏剧创作的价值取向[J].新世纪剧坛,2011(3):4-5. 被引量:1
-
6邱晓雅.民营化背景下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战线,2008(10):267-269.
-
7何玉凤,杜凤升.从教育与市场关系寻找学校乱收费的症结[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5):14-15.
-
8郭海.劳动力市场特征和高等教育的多样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4):31-36. 被引量:10
-
9纪宝成.认清“教育产业化”的理论误导与实践危害[J].中国高等教育,2006(9):19-22. 被引量:21
-
10纪宝成:清算教育产业化[J].陕西教育(综合版),2013(7):80-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