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上海科技翻译》
2003年第2期4-5,共2页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116
-
1李正栓,王心.民族典籍翻译70年[J].民族翻译,2019,0(3):5-33. 被引量:24
-
2杨平.对当前中国翻译研究的思考[J].中国翻译,2003,24(1):5-7. 被引量:76
-
3彭志洪,李玉英.翻译研究的言语行为理论视角[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6):111-114. 被引量:2
-
4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外国语,2001,24(4):61-69. 被引量:110
-
5邢福义.研究观测点的一种选择——写在“小句中枢”问题讨论之前[J].汉语学报,2004(1):47-51. 被引量:14
-
6吕俊.论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J].外国语,2004,27(4):53-59. 被引量:126
-
7黄忠廉.变译(翻译变体)论[J].外语学刊,1999(3):80-83. 被引量:73
-
8张经浩.翻译学:一个未圆且难圆的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0):44-48. 被引量:61
-
9孙致礼.关于我国翻译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1997(2):10-12. 被引量:59
-
10许钧.关于翻译理论研究的几点看法[J].中国翻译,1997(3):5-8. 被引量:56
引证文献13
-
1余承法,黄忠廉.变译理论:中国原创性译论——黄忠廉教授访谈录[J].英语研究,2023(1):1-11. 被引量:1
-
2韩子满.排斥、误读与改造——论当前西方译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5):138-142. 被引量:5
-
3邵璐.评误读论者之误读——与李田心先生谈Nida“翻译理论中几个基本概念词”的理解与翻译[J].外国语言文学,2006,23(4):259-264. 被引量:8
-
4韩子满.解构性的语用学翻译理论:《施为语言学:作为以言行事的说话与翻译》评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2):61-63.
-
5余承法.论《小句中枢全译说》的逻辑力量[J].中国科技翻译,2010,23(4):56-58. 被引量:1
-
6刘金龙.科技英语:文体、范式与翻译——方梦之《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翻译》评述[J].中国翻译,2012,33(4):57-61. 被引量:7
-
7韩子满.轻视研究对象——当前国内翻译研究的一大症结[J].当代外语研究,2017(5):66-71. 被引量:16
-
8廖建思,周仪.翻译研究新思考:问题与前瞻——《译学荆棘》评介[J].上海翻译,2018(3):85-88. 被引量:1
-
9许建忠.翻译生态学视域下变译产生发展中的限定因子[J].外语与翻译,2018,0(2):11-13.
-
10韩子满.科技翻译研究的理论化——读拜恩的Technical Translation[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9(1):57-61.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69
-
1许明武,聂炜.中国科技翻译(学)的演进与旨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3):91-97. 被引量:5
-
2张若丹.变译理论研究综述[J].作家天地,2020,0(5):29-30. 被引量:2
-
3黄忠廉.外文研究:定题、炼题与解题——以翻译研究为例[J].译苑新谭,2020,1(1):42-48.
-
4张法连,赵永平.新时代背景下法律翻译人才培养问题探究[J].译苑新谭,2019(2):10-14. 被引量:5
-
5侯新飞,张杰.翻译研究工具书的新视野——《翻译研究手册》第四卷评介[J].现代英语,2021(22):45-48.
-
6崔丽,赵士豪.理论自信视域下变译理论之多维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1):44-47.
-
7程敏,刘金龙.应用翻译研究的理论化与体系化——《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评述[J].上海翻译,2013(4):73-76. 被引量:2
-
8周领顺.“求真一务实”:译者行为评价——译者行为研究(其三)[J].英语研究,2010,8(2):45-53. 被引量:4
-
9邵璐.评误读论者之误读——与李田心先生谈Nida“翻译理论中几个基本概念词”的理解与翻译[J].外国语言文学,2006,23(4):259-264. 被引量:8
-
10魏欣欣,林大津.“翻译的本质是再叙事”——Mona Baker讲座题解及其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10(6):95-99. 被引量:8
-
1黄忠廉,张永中.变译:考察翻译的新视点——兼答徐朝友先生[J].外语研究,2007,24(2):66-68. 被引量:12
-
2胡明扬.语言和语言学习[J].世界汉语教学,1993,7(1):1-3. 被引量:14
-
3徐万治,代广荣.未言成分的实验语用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2,33(3):36-40.
-
4黄德先,杜小军.对勒菲弗尔“改写论”的误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20(6):77-79. 被引量:16
-
5王希杰.论修辞学的对象[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4):138-147. 被引量:4
-
6王婷.人文景观的文化蕴涵及其翻译[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39-41. 被引量:3
-
7李刚.浅论不可译性的弱化——以being的翻译事实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72-74 101.
-
8向玉.语言学中归纳与演绎研究[J].语文建设,2015(4Z).
-
9李红禄.英语名词汉译新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22(4):100-103. 被引量:1
-
10刘泽海.汉语语序变化考察:SVO→SOV[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4):100-10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