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西欧对鲁迅和春园之影响比较——以日本留学时期为中心
被引量:1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60,共7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参考文献17
-
1笔者研究过《鲁迅和李光洙的女性主义比较研究》和《鲁迅和李光洙的女性主义历史小说比较研究》.
-
2全炯俊编《鲁迅》,seoul,文学和知性社,1997,iv.
-
3.《坟·文化偏至论》[A]..《鲁迅全集》第1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57页.45页.46页.51页.52页.
-
4同上书,46.
-
5拙稿《鲁迅文学的现实主义》,博士学位论文(全南大学校,1993),26.
-
6《《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4卷,5.
-
7.《坟·摩罗诗力说》[A]..《鲁迅全集》第1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79页.
-
8同上书,69.
-
9《《现代日本小说集〉附录《关于作者的说明〉》,《鲁迅全集》10卷,217.
-
10《李光洙全集》16卷,seoul,三重堂,1962,412.
共引文献69
-
1刘堃.从散文看鲁迅与周作人精神特质比较[J].鲁迅研究月刊,2004(10):76-84. 被引量:3
-
2邹进先.鲁迅与龚自珍[J].文学评论,2004(6):34-38. 被引量:5
-
3郜元宝.《野草》别解[J].学术月刊,2004,36(11):102-112. 被引量:10
-
4秦弓.鲁迅与泰戈尔[J].鲁迅研究月刊,2002(5):24-31. 被引量:3
-
5张磊.百年苦旅:“吃人”意象的精神对应——鲁迅《狂人日记》和莫言《酒国》之比较[J].鲁迅研究月刊,2002(5):52-56. 被引量:18
-
6田刚.《庄子》与鲁迅早期文体[J].鲁迅研究月刊,2002(8):17-20. 被引量:1
-
7白浩.鲁迅与无政府主义[J].鲁迅研究月刊,2004(12):82-88. 被引量:8
-
8袁盛勇.论鲁迅留日时期的复古倾向(上)[J].鲁迅研究月刊,2000(9):4-12. 被引量:5
-
9任广田.鲁迅与道家学说[J].鲁迅研究月刊,2000(11):12-16. 被引量:1
-
10丸山升,靳丛林.日本的鲁迅研究[J].鲁迅研究月刊,2000(11):48-64.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7
-
1孙拥军,张雪莹.鲁迅与台湾地区新文学:以国民性批判思想的承续为视角[J].郑州师范教育,2022,11(2):58-60.
-
2陈方竞.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鲁迅研究[J].学术研究,2008(1):154-158.
-
3陈方竞.需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鲁迅”[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30-35. 被引量:3
-
4成然.鲁迅研究在中韩文化交流中的资源价值[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20-122. 被引量:1
-
5古大勇.台湾“日据时期”作家与“东亚鲁迅”的精神关联——以杨逵与赖和为中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7-112. 被引量:1
-
6黄健,于勇成.儒家文化转型与东亚鲁迅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53-59.
-
7刘春勇.东亚鲁迅研究批判[J].东吴学术,2021(1):15-35. 被引量:1
-
1张静.论丁玲小说中的启蒙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6):45-45.
-
2祝光明.论郭沫若留学时期的旧体诗词[J].郭沫若学刊,2006(2):42-45. 被引量:1
-
3山田敬三.鲁迅--无意识的存在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5):100-104. 被引量:14
-
4葛红兵.别忘了,王朔只有一个——与王彬彬的王朔批判商榷[J].粤海风,2000(6):12-13. 被引量:5
-
5阿德尔.塔依尔.论《马丁·伊登》中的超人形象[J].外国文学研究,1998,20(2):92-94. 被引量:8
-
6江旺龙.论胡适的平民化文艺实践[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20(1):10-12.
-
7余志平.刘庆邦小说创作的意义[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2):108-111. 被引量:1
-
8赵淑娟.解读萧红孤独的原因[J].青年文学家,2011,0(17):19-19.
-
9周庭华.“芝加哥”——平民主义诗歌的力作[J].山花(下半月),2010(5):128-129.
-
10尹康庄.胡适周作人的平民文学观比较——兼谈平民文学的界定[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1):6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