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海经济研究》
2003年第3期6-12,共7页
Qinghai Economic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26
-
1周立华.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学[J].自然杂志,2004,26(4):238-241. 被引量:33
-
2陈兴鹏,薛冰,拓学森.基于能值分析的西北地区循环经济研究[J].资源科学,2005,27(1):52-59. 被引量:46
-
3侯晓丽,董锁成,贾若祥.旅游规划整合——对“大旅游”内涵的再认识[J].旅游学刊,2005,20(4):43-50. 被引量:48
-
4段晓峰,许学工.黄河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的能值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1):45-55. 被引量:33
-
5任保平,陈丹丹.西部经济和生态环境互动模式:产业互动视角的分析[J].财经科学,2007(1):119-124. 被引量:17
-
6李志刚.陕甘宁接壤区生态产业发展构想——以生态农业为重点[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1):176-179. 被引量:6
-
7王晓军,王艳.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互动的模式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105-110. 被引量:2
-
8李永东,路杨.生态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2007(4):48-51. 被引量:4
-
9Costanza R, King J. The first decade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8(1) : 1-9.
-
10Costanza R,d'Arge R,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s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Nature, 1997, 387: 253-260.
二级引证文献25
-
1韩玉刚,焦华富,李俊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边缘区研究历程及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2):1-5. 被引量:19
-
2尚虎平,李逸舒.我国西部生态脆性:国内外的观点与一种评估预控的出路[J].中国科技论坛,2011(10):137-142.
-
3李富佳,董锁成,李荣生.基于EA-SD模型的生态农业系统模拟与优化调控——以平凉市崆峒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2,31(5):840-852. 被引量:11
-
4关伟,刘勇凤.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的时空演变[J].地理研究,2012,31(11):2044-2054. 被引量:89
-
5马成云,周林.丹江口市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218-218. 被引量:3
-
6许淑婧,张英,余晔,王博,夏敦胜.西北干旱区黄河沿岸典型工业带表土磁性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环境科学,2013,34(9):3578-3586. 被引量:3
-
7韩玉刚,李俊峰.基于县域尺度的省际边缘区空间经济整合模式——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11):28-34. 被引量:13
-
8谷莹莹,董锁成,李泽红,张晓晓,朱少卿.宁蒙沿黄地带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格局演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3):274-278. 被引量:2
-
9谷莹莹,董锁成,李泽红,张晓晓,朱少卿.宁蒙沿黄地带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分析[J].河南科学,2015,33(5):819-826.
-
10蔡安宁.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构想[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3):8-13. 被引量:20
-
1杨杰.加强西部省区市合作的思考[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10(4):100-102.
-
2张晓雯,王青.优化人口环境 促进西部大发展[J].农村经济,2001(8):27-28.
-
3谢贤星.实施特殊的财政政策促进西部大发展[J].四川财政,2000(12):15-16. 被引量:2
-
4邵鸿烈.西部大发展与市场建设[J].发展,2001(9):10-12.
-
5骆志芳,马传仁.西部大开发中几种发展经济学理论模式的选择[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4):31-33. 被引量:8
-
6邹春燕.吸引跨国公司投资 促进西部大发展[J].西部论坛(陕西),2004,6(2):6-8.
-
7杜延军,叶勇.甘肃塑造西北经济增长极[J].西部论丛,2006(3):34-35.
-
8吴基传.发展信息产业 促进西部开发[J].巴蜀质量跟踪,2000(22):15-16.
-
9周延怀.西部开发与人才开发[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0,2(12):5-7.
-
10刘尚荣.发展西部资本市场相关问题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3):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