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老子天道观辨 被引量:1

Differentiation of Laoze's heavenly law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宇宙万物之本体。但是老子的超越之道并非是自然界及其规律,而是超越的主观精神境界。“道生万物”,表明超越之道并非是抽象的逻辑观念,而是真实自然、与宇宙万物同体的生命境界。“天地不仁”中的天地不是纯粹的物理存在,也不是主宰意义上的人格存在,而是一种价值存在,只不过带有某种虚化的宗教人格意味。领会和诠释老子的天道观,宜从人生哲学的视域而不宜从自然哲学的视域。
作者 蒋九愚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1期87-91,共5页 Jiang-huai Tribu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97页.
  •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中华书局,1984年版..
  • 3《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91年,第45页.
  • 4《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第230页.
  • 5钱钟书《管锥篇》第2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420页.
  • 6.《辞源》[M].商务印书馆,1988年修订本.132页.
  • 7若"天地不仁"(至仁)具有客观独存的地位,则此处的"天地"必然是种主宰意义上的人格存在,如同基督教的"上帝".这违背了老子的"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的道之基本精神."天地不仁"是老子的一种理想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原则,而不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
  • 8"虚化的宗教人格意味"乃指天地具有宗教人格的姿态,给人以宗教人格的"虚像",实际上却不是宗教人格之存在.
  • 9[德]马克斯·韦伯 于晓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8页.
  • 10[美]亨亭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

共引文献70

同被引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