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疲劳寿命的灰色逐步优化直接建模方法研究
The Research of a Step by Step Optimum Direct Modeling Method of GM(1,1) to Fatigue Life-spa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及方法 ,将疲劳应力与寿命的相互制约关系看成是灰色系统 ,在GM( 1 ,1 )建模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建模的逐步优化的建模方法 ,它通过优化背景值与差商调节系数来估计模型参数。应用该模型对疲劳试验数据处理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为疲劳试验数据处理提供了科学而合理的新方法 。
作者
徐立
机构地区
湖南文理学院机械工程系
出处
《新技术新工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12,共2页
New Technology & New Process
关键词
疲劳试验
疲劳寿命
疲劳应力
优化模型
灰色系统
直接建模
逐步优化
数据处理
fatigue experiment,fatigue life span,fatigue stress,optimum model, grey system
分类号
TG115.57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N941.5 [自然科学总论—系统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罗佑新,周继荣.
非等间距GM(1,1)模型及其在疲劳试验数据处理和疲劳试验在线监测中的应用[J]
.机械强度,1996,18(3):60-63.
被引量:56
2
罗佑新.
试验数据处理及试验在线监测的灰色模型与方法[J]
.机械设计,1993,10(6):38-41.
被引量:14
3
何哲明,罗佑新,张龙庭,郭惠昕.
计算机辅助设计线图数据处理的灰色模型与方法[J]
.农业机械学报,2002,33(1):94-96.
被引量:12
4
吴晓,罗佑新,郭惠昕,桂乃磐,张龙庭.
灰色Verhulst直接模型及其在疲劳试验中的应用[J]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1,30(5):62-63.
被引量:4
5
罗佑新,唐黔湘,车小毅,何哲明.
齿轮加工挂轮选择统一公式及实现[J]
.机床与液压,2002,30(5):246-247.
被引量:2
6
罗佑新,吴晓,李敏.
GM(1,1)模型参数估计的函数变换法及其应用[J]
.机械强度,2002,24(3):450-452.
被引量:6
7
李业农,施祖康.
疲劳寿命的灰色建模研究[J]
.机械强度,2002,24(2):286-288.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4
1
罗佑新.
试验数据处理及试验在线监测的灰色模型与方法[J]
.机械设计,1993,10(6):38-41.
被引量:14
2
罗佑新,周继荣.
非等间距GM(1,1)模型及其在疲劳试验数据处理和疲劳试验在线监测中的应用[J]
.机械强度,1996,18(3):60-63.
被引量:56
3
吴宗泽,高等机械设计,1991年
4
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1990年
共引文献
79
1
颜声远,蒋涛,李庆芬,刘红娟.
设备状态检修中的灰色预测方法[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4,25(3):380-383.
被引量:1
2
张龙庭,罗佑新.
数据处理的序列弱化逐步优化直接模型[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2):71-74.
3
郭丽萍,孙伟.
积分GM(1,1)模型在混凝土疲劳强度预测中的应用[J]
.混凝土,2004(8):3-5.
4
罗佑新,吴晓,李敏.
GM(1,1)模型参数估计的函数变换法及其应用[J]
.机械强度,2002,24(3):450-452.
被引量:6
5
罗佑新.
数据处理的等间距化GM(1,1)模型与方法[J]
.机床与液压,2005,33(6):148-149.
被引量:3
6
郭丽萍,孙伟,陈波.
优化灰色模型在建材测试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
.建筑材料学报,2005,8(3):222-227.
被引量:2
7
陈勇.
非等间距序列的灰色模型的程序实现[J]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9(2):20-21.
被引量:4
8
罗佑新.
非等间距新息GM(1,1)模型及其应用[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0,32(5):550-554.
被引量:3
9
王丰效.
基于归一化的非等距灰色预测模型[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3):24-26.
被引量:7
10
陈孝珍,张学军.
MGM(1,N)模型在结构载荷-应变关系中的应用[J]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24(12):1475-1477.
被引量:2
1
罗佑新,徐立,胡浩.
逐步优化GM(1,1)预测模型在金属切削理论研究中的应用[J]
.机械制造,2003,41(6):24-26.
2
李业农,施祖康.
疲劳寿命的灰色建模研究[J]
.机械强度,2002,24(2):286-288.
被引量:9
3
罗佑新,廖德岗,唐黔湘,何哲明.
GM(1,1)逐步优化建模方法及其在数控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
.机床与液压,2002,30(6):229-231.
被引量:4
4
徐进.
灰色系统建模理论在机床主轴疲劳寿命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机床与液压,2003,31(6):229-231.
被引量:2
5
罗佑新.
非等间距新息GM(1,1)的逐步优化模型及其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30(12):2254-2258.
被引量:31
6
王瑞敏,魏勇.
优化灰导数的直接GM(1,1)模型[J]
.统计与决策,2012,28(15):70-72.
被引量:13
7
吴鹏宇.
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机床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4,0(12):142-142.
被引量:6
8
黄巍松,胡翔勇,吉培荣.
直接建模与累加建模灰色模型特性的比较[J]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1999,21(4):323-325.
被引量:3
9
赵先琼,孙晓红,付卓,朱贤云.
2E12铝合金板材疲劳寿命的灰色预测[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9):1042-1045.
被引量:3
10
王健.
新信息Verhulst直接模型区间灰数预测[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2):280-283.
被引量:2
新技术新工艺
200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