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56-57,共2页
Journal of Si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0
-
1李井芳.浅谈多媒体在地理课教学中的应用[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1):89-90. 被引量:23
-
2陈耀珍.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新教育(海南),2011(1):43-43. 被引量:8
-
3虞卫国.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管理[J].青海教育,2004(7):62-63. 被引量:13
-
4宋叔华.浅谈地理课堂教学的开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2):89-90. 被引量:28
-
5刘志平.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地理课堂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6X):36-37. 被引量:14
-
6吕元喜.浅谈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全开放[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6B):38-39. 被引量:23
-
7陈澄主编.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8周慧.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内涵、要素与实施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8):24-26. 被引量:13
-
9吕洪华.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J].考试周刊,2011(5):19-19. 被引量:7
-
10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9):46-51. 被引量:415
引证文献10
-
1赵小静.让学生自主学习[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2):103-103.
-
2郭卿.如何提高地理教学课堂效率[J].文教资料,2010(16):141-142. 被引量:6
-
3丁恩进.地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1(10):131-132.
-
4冯贵香.浅析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J].考试周刊,2008,0(24):190-190. 被引量:2
-
5李小支.浅谈如何使地理高效课堂[J].大观周刊,2012(16):284-284.
-
6王先树.高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3(21):74-74. 被引量:3
-
7梁维兰.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实现高效教学--“绿色课堂”建设之体会[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33):18-18.
-
8施隽.一位职校教师关于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些想法[J].科教文汇,2014(18):128-128.
-
9李静,朱松梅.浅谈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5,0(11):72-72. 被引量:1
-
10刘文锦.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7,0(36):145-145.
二级引证文献12
-
1吴清梅.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新智慧,2019,0(31):88-88.
-
2张小立.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3(7):19-19.
-
3李志敏.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浅析[J].新课程学习(下),2013(6):90-90.
-
4袁玉凤.浅谈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3(12):136-136. 被引量:14
-
5易康生.发挥多媒体作用 打造地理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2014(5):136-137.
-
6雍清霞.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效果之浅见[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21):256-256. 被引量:2
-
7张志刚.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未来英才,2016,0(5):123-123.
-
8王海兵.下好“三步棋” 扎实提升地理教学成效[J].文理导航,2013(34):80-80. 被引量:2
-
9黄英采.浅议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情感读本,2018,0(23):63-63.
-
10谢丽丽.高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研究[J].科学咨询,2018,0(42):90-90.
-
1马晓辉.关于兴趣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9):330-330.
-
2陆长军.浅谈初中地理学习[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19):63-63.
-
3刘小燕.“木桶理论”与当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学习月刊,2010(2):22-22. 被引量:4
-
4宋立新.提高认识 搞好高中地理教学[J].教育探索,1995(5):47-49.
-
5王秀敏,刘晓宁.高考取消地理值得商榷[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5,0(Z1):76-77.
-
6苏理宏.提高中学地理学科地位的几点思考[J].地理教学,2000(S1):9-11. 被引量:1
-
7侯器.乡村师范教育实践活动模式初探[J].生活教育,2007,0(1):5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