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切割伤的临床分析及其治疗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 分析切割伤临床处置及其受伤部位。方法 依照上下肢和躯干部位对切割伤进行分析 ;切割伤伴有多种组织损伤时 ,其修复顺序为由深至浅 ,即骨、肌腱、血管、神经。骨折时 ,复位后用克氏钢针等内固定物进行固定 ;血管损伤时 ,采用对端吻合 ;肌腱损伤时采用Kessler法和Materesssuture缝合 ;神经损伤时 ,采用神经外膜缝合。结果 本组病例的受伤部位遍及全身 ,但仍以手腕部多见 ,约占 39% ,其顺序依次为腕掌部、手指部、前臂、肩胛部、肘部、肩部、上臂、臀部等 ;随访 6 1例患者中 ,骨折 14例 ,其中骨性愈合 13例 ,1例为延迟愈合 ;血管损伤 2 3例 32条中 ,2 6条Allens试验阴性 ,其余的 6条为阳性 ;肌腱损伤 2 6例 6 6根 ,其中优 18例 ,良 3例 ,可 5例 ,优良率为 81% ;神经损伤 2 1例 37条 ,其中优 12例 ,良 7例 ,可 2例 ,优良率为 86 %。结论 对切割伤的受伤部位进行了分析 ,结果提示切割伤不仅仅发生于上肢 ,而且全身各部均可发生。采用上述方法收到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出处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7期898-900,共3页 Chongqing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共引文献4078

同被引文献21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