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双链DNA抗体与狼疮细胞检查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
出处
《人民军医》
2003年第6期364-365,共2页
People's Military Surgeon
同被引文献4
-
1刘红斌,罗冰,张健愉.NA、抗ds-DNA、ANA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04,6(10):1418-1418. 被引量:6
-
2李剑民,陈绩才,林秋强,陈韧.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的检测在肾病综合征病因诊断上的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3):70-71. 被引量:3
-
3刘敏,冯柏庄,俞纯山.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检测方法的应用与评价[J].陕西医学检验,1997,12(1):3-5. 被引量:49
-
4汪国生,张宏,吴向辉,李向培.两种检测抗双链DNA抗体方法的比较[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0,35(5):357-359. 被引量:4
-
1常玉荣,王元福,尹凤荣,杨秋,苗丽娟.抗双链DNA抗体与狼疮细胞检查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J].中国综合临床,2001,17(8):643-643. 被引量:6
-
2曾庆馀,张晓.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活动性估计[J].中国基层医药,1996,4(3):6-7.
-
3张尤桥,陈薇,陈斯雄.以脑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4例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5,4(2):77-78. 被引量:4
-
4关英芝,程显荣,阿依努尔.ANA抗dsDNA联合检测SLE的应用前景[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4,5(3):81-81.
-
5方君,崔印学,姚宝平.三种狼疮细胞检查方法的比较[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2,18(4):338-338.
-
6黄建敏.丙硫咪唑与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对比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9,21(2):237-238.
-
7陈富传,汪琳,年红心,刘续春,李燕琼,单风,杜先.红斑狼疮细胞检查方法的改进研究[J].中原医刊,1996,23(12):43-43.
-
8徐华.红斑狼疮细胞检查方法的改进[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15(3):182-182. 被引量:1
-
9于丽华,韩世峰.系统性红斑狼疮33例临床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2):242-243.
-
10杨麦贵,杨阳,蔡文科,张竹映,郑善銮,樊爱琳,屈玲,韦晓明,郝晓柯.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与其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7,11(8):477-47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