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校问题透视——形成学习共同体
被引量:
22
Insight of School Problems:the Formation of Learning Cummunit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学校问题的讨论不能局限于就事论事的分析,而必须从总体结构的高度加以理解。非难学校是容易的,难的是摸索学校再生之道。学校问题的探讨就是批判性地探讨产生问题的现代社会,包括重新审视迄今为止天经地义的概念和修辞。本文以探讨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教育改革论的方法,来琢磨我们对于学校问题的展望,旨在提供今后进一步讨论的线索。
作者
佐藤学
钟启泉
机构地区
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11,共6页
Global Education
关键词
学校问题
学校范式
学习共同体
公共教育制度
终身学习社会
课程管理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6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45
参考文献
6
1
Schlechty, P. C., Schools for the 21 st Century: Leadership Imperatives for Educational Reform,Jossey-Basa, 1991.
2
Bennett, W.J., Our Children and Our Country, A Touchstone Book, 1988.
3
Bloom, A.,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Simon & Schuster, 1987.
4
Hirsch, E. D., Cultural Literacy: What Every American Needs to Know, Houghton Mifflin, 1987.
5
Ravitch, D. and Finn, C., What Do Our 17-Year-Olds Know: A Report on the First National Assessment of History and Literature, Harper & Row,1988.
6
Bush, G., America 2000 : An Educational Strategy,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91.
同被引文献
176
1
杨中芳,彭泗清.
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
.社会学研究,1999(2):3-23.
被引量:564
2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教育研究,1997,18(9):3-8.
被引量:2837
3
杨文.
活力:课程实施过程的本质——来自怀特海过程哲学思想的启示[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2-54.
被引量:5
4
周燕.
从知识的外在意义到知识的内在意义——知识观转型对教育的影响[J]
.全球教育展望,2005,34(4):29-33.
被引量:26
5
王文静.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对建构主义的发展[J]
.全球教育展望,2005,34(4):56-59.
被引量:105
6
佐藤学 ,沈晓敏 .
转折期的学校改革——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构想[J]
.全球教育展望,2005,34(5):3-8.
被引量:17
7
况姗芸.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
.开放教育研究,2005,11(4):33-35.
被引量:133
8
陈旭,李雪梅,韩红艳.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变革的理论探讨及结构模式分析[J]
.教师教育研究,2005,17(6):28-31.
被引量:33
9
钟志贤.
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11):20-24.
被引量:232
10
王建民.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关系维持——从“熟人信任”到“制度信任”[J]
.甘肃社会科学,2005(6):165-168.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22
1
康永久.
择教与择校:学校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种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4):15-19.
2
康永久.
教师专业化的组织激励[J]
.教育科学研究,2006(11):58-60.
被引量:1
3
陈瑶.
课堂:一种有限的学习共同体[J]
.教育探索,2010(2):31-33.
被引量:22
4
李全英,刘敏.
英语课堂践行学习共同体教学的几点思考[J]
.成功,2011(4):22-23.
5
陈志兴.
道德学习共同体:当代德育的情境构建[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2(5):33-39.
被引量:5
6
黄莹.
论中职学校常规德育管理工作中家校联系的“断层”现象[J]
.科技信息,2012(15):185-185.
被引量:1
7
张坤.
建构课堂德育情境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与探索[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12(11):42-44.
8
卢强.
学习共同体内涵重审:课程教学的视域[J]
.远程教育杂志,2013,31(3):44-50.
被引量:34
9
李国昌,仲彬.
“课堂生成”路径探微[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5):128-131.
被引量:7
10
徐俊.
个体化社会中的教育使命[J]
.教育发展研究,2014,34(15):35-41.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45
1
冷爽,田香凝.
新文科背景下的思政教育创新模式研究——以“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为例[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6):209-217.
被引量:2
2
饶爱京,万昆.
技术与学习环境设计融合的困境、成因及突破[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4):53-57.
被引量:6
3
李安峰,邹本杰,徐仁海,王敏,朱传瑞,陈文龙.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背景、涵义及特征[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4,40(1):90-103.
4
孙元涛,樊溶.
承认的教育与教育承认:基于现代认同理论的教育学审思[J]
.高等教育研究,2023,44(7):21-33.
5
陈连坤.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分析[J]
.当代家庭教育,2023(8):168-171.
6
杨艳玲.
基于优质课程资源的“四共”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示范教学包”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21):169-171.
7
勒苦子朵.
探讨彝族地区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J]
.南北桥,2018,0(16):25-25.
8
黄利玲.
体育类大学生学习型共同体英语语音课堂的实践研究[J]
.新余学院学报,2011,16(6):128-130.
被引量:2
9
陈俊风,杨启文.
课堂学习共同体模式在电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2(7):66-68.
被引量:3
10
张威,郭永志.
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的实证研究[J]
.教育科学,2012,28(5):32-36.
被引量:42
1
史达.
苏联公布“普通中等教育改革方案”[J]
.教育导刊(上半月),1989(1):45-46.
2
杨章宏.
关于重点学校问题的评析[J]
.教育评论,1993(4):29-31.
3
区潜.
释放学校的生命活力[J]
.教育(教学科研)(下旬),2008,0(2):12-12.
4
徐海甫,王志田.
孝昌县邹岗镇加强薄弱学校建设见成效[J]
.湖北教育,1998,0(6):9-9.
5
蒲大勇,肖姗,蒲军民.
薄弱学校改造:我们走过的路[J]
.中小学管理,2007(10):29-31.
6
梁文斌.
远程教育中网络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7(10S):18-19.
被引量:3
7
张保军.
从学生不积极回答问题透视学生心理健康[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S1):27-27.
被引量:1
8
杜琳娜.
高中新生的心理问题透视与对策[J]
.科技资讯,2013,11(6):230-230.
9
颜莹.
“为首”与“边缘”的冲撞--小学品德课程教师专业发展问题透视[J]
.思想理论教育,2008(8):46-50.
被引量:1
10
王瑾.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透视[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11):101-102.
被引量:2
全球教育展望
200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