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焦虑的心灵,破碎的土地——李佩甫长篇小说《生命册》的情感世界与价值指向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李佩甫长篇新作是其继《羊的门》之后的又一力作。作品以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结构,触及当代社会历史变迁、现实状况及其价值冲突,对乡土人生、人性进行了深刻反思、批判,表现了作家内心深处的价值纷争、焦虑和悲剧体验。
作者
王学谦
汪大贺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华夏文化论坛》
CSSCI
2013年第1期240-246,共7页
关键词
李佩甫
《生命册》
二元结构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1
黄轶.
批判下的抟塑——李佩甫“平原三部曲”论[J]
.当代作家评论,2012(5):112-119.
被引量:8
2
孔会侠.
以文字敲钟的人——李佩甫访谈录[J]
.创作与评论,2012(8):69-73.
被引量:22
3
王萍.
论《生命册》城乡叙事中的精神生态[J]
.兰州学刊,2014(4):98-102.
被引量:1
4
温儒敏.
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探求与焦虑[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4):124-132.
被引量:15
5
李文.
谈李佩甫《生命册》中城乡互照关系的书写[J]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73-7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高慧雯.
论《生命册》对现代化进程的批判与思考[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30(7):55-58.
2
吴珊珊.
《生命册》:个体生命的叙事伦理建构[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6,37(6):62-65.
3
刘蕊.
挣扎的灵魂——对《生命册》中女性形象的解读[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16(7):123-125.
1
郭海军,李晓辉.
乡土人生的悲喜变奏——徐文海小说创作漫评[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21(S1):78-81.
2
摩罗.
悲剧意积的压抑与觉醒──汪曾祺小说论[J]
.小说评论,1997(5):28-35.
被引量:17
3
杨海燕.
体验悲剧[J]
.教育艺术,2000(4):10-11.
4
雅漂十年传奇不朽[J]
.西藏人文地理,2008(6):106-113.
5
尹农.
浩然的乡土人生——长篇自传体小说《乐土》解读[J]
.文化月刊,2006,0(10):102-103.
6
秦宇.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悲剧人物[J]
.外国文学研究,1991,13(3):40-44.
7
漫论当前乡土小说走向[J]
.当代作家评论,1997(1):52-52.
8
郑玲玲.
“没有光的所在”——张爱玲小说对现实人生的悲剧体验[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60-62.
9
邓利.
侨居者的悲剧体验——对《沉沦》的另一种解读[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09(8):62-64.
10
王方.
民族忧痛和乡土人生交织的歌谣——读《呼兰河传》有感[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7(3):46-47.
华夏文化论坛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