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标题与对联中的“列锦”结构形式考察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列锦"作为汉语中一种历史悠久的修辞手法,最早出现于诗歌中,后来进入赋、词、曲乃至小说中。到了现代,"列锦"不仅广泛出现于诗歌、小说、散文中,还出现于诗歌、小说、散文的标题上。至于"列锦"出现于古今对联中,乃是与对联跟诗歌密切的关系分不开。标题与对联中的"列锦",虽然整体上数量不是很多,但结构形式还是颇为丰富的,且各具独到的审美效果。
作者
吴礼权
谢元春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出处
《华夏文化论坛》
2016年第1期186-196,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辞格审美史”(10BYY067)
关键词
列锦
修辞手法
结构
形式
审美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7
1
吴礼权.
先秦两汉诗赋列锦结构模式及其审美特点[J]
.宜春学院学报,2014,36(4):83-89.
被引量:19
2
吴礼权,谢元春.
宋金元诗歌“列锦”结构模式及其审美追求[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1):80-86.
被引量:3
3
谭永祥.
“列锦”建格的前前后后——兼与《大学修辞》商榷[J]
.当代修辞学,1995(5):31-33.
被引量:7
4
吴礼权.
“列锦”辞格在初唐的发展演进[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25(3):96-103.
被引量:9
5
吴礼权.
晚唐时代“列锦”辞格的发展演进状况考察[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27(1):114-119.
被引量:34
6
吴礼权.
由《全唐诗》的考察看中唐“列锦”辞格发展演进之状况[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4):115-119.
被引量:7
7
吴礼权.
立片言以警策:新闻标题的炼字锻句问题[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1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吴礼权.名词铺排与唐诗创作[C]//蜕变与开新--古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东吴大学,2010.
2
吴礼权.达意传情-修辞的策略[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171.
3
沈谦.修辞学[M].台湾:台湾空中大学,1996.
4
吴礼权.名词铺排与唐诗创作[C]∥蜕变与开新--古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东吴大学出版,2011.
5
吴礼权.《名词铺排与唐诗创作》,载《蜕变与开新-古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东吴大学,2011年版,第160页.
6
吴礼权.
南北朝时代列锦辞格的转型与发展[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24(8):10-16.
被引量:11
7
吴礼权.
从《全唐诗》所存录五代诗的考察看“列锦”辞格发展演进之状况[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1):114-118.
被引量:3
8
吴礼权.
从《全唐诗》的考察看盛唐“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9.
被引量:6
9
吴礼权.
从《全唐诗》所录唐及五代词的考察看“列锦”辞格发展演进之状况[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4-12.
被引量:16
10
吴礼权.
“列锦”辞格在初唐的发展演进[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25(3):96-103.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45
1
谭永祥.
当南而更北 谓东而反西——读王希杰修辞学著作[J]
.毕节师专学报,1997,21(4):26-35.
2
吴礼权.
由《全唐诗》的考察看中唐“列锦”辞格发展演进之状况[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4):115-119.
被引量:7
3
程红.
古诗词中列锦格的构成探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2):158-160.
被引量:2
4
吴礼权,谢元春.
杜甫诗歌与名词铺排[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28(3):108-113.
5
吴礼权.
列锦辞格的基本类型[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28(6):115-119.
被引量:5
6
闫亚平.
列锦文本的构成机制[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3(7):86-91.
被引量:2
7
蔡慧清,刘璐.
论宇文所安唐诗史的书写方式[J]
.学海,2014(5):68-74.
被引量:2
8
吴礼权.
元曲“列锦”结构模式及其审美追求[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29(4):108-115.
被引量:3
9
吴礼权,谢元春.
宋金元诗歌“列锦”结构模式及其审美追求[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1):80-86.
被引量:3
10
吴礼权.
列锦辞格的审美功能[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3):27-30.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7
1
谭永祥.
《列锦格之我见》的我见──与张炼强先生商榷[J]
.当代修辞学,1999(4):23-24.
被引量:1
2
张炼强.
列锦格之我见[J]
.当代修辞学,1998(6):8-9.
被引量:1
3
谭永祥.
“列锦”建格的前前后后——兼与《大学修辞》商榷[J]
.当代修辞学,1995(5):31-33.
被引量:7
4
吴礼权.
从《全唐诗》所录唐及五代词的考察看“列锦”辞格发展演进之状况[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4-12.
被引量:16
5
吴礼权.
“列锦”修辞格的源头考索[J]
.长江学术,2010(4):89-95.
被引量:6
6
吴礼权.
晚唐时代“列锦”辞格的发展演进状况考察[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27(1):114-119.
被引量:34
7
吴礼权.
列锦辞格的基本类型[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28(6):115-119.
被引量:5
8
谢元春.
列锦辞格定义的沿革及其再认识[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3):31-33.
被引量:8
9
吴礼权.
唐代小说列锦文本创造及其审美倾向[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31(4):56-61.
被引量:5
10
吴礼权.
现代散文中出现列锦文本建构的原因[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8,33(1):77-8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彭再新.
也谈列锦修辞——兼与吴礼权先生商榷[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3):87-9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邢秋红.
列锦意合形式表征及概念化途径的认知规律考察[J]
.外国语言文学,2024,41(1):52-61.
1
乔梦蝶.
“为A而X”语用及相关形式考察[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10):109-111.
2
黎娜.
中国学习者对英语被动语态的使用不足现象研究[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6):14-17.
被引量:1
3
李瑾.
闽南语与日语称谓语异同比较--以社交称谓为例[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1):73-79.
4
李梓嫣,李莉.
日语母语者汉语水平与同形词认可度的关系[J]
.语文学刊,2016,36(21):57-60.
5
尚平.
初级水平美国留学生“比”字句省略形式考察[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5(10):76-79.
6
王晶.
当代餐饮店名的书写形式考察[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30(9):304-304.
被引量:1
7
朱棠,童江宁.
日本礼仪中忌讳语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2):129-131.
被引量:1
8
刘顺.
一价名词及其名元的句法实现形式考察[J]
.语言与翻译,2005(2):35-39.
被引量:4
9
曾麟.
新闻标题成分的简约形式考察[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81-87.
10
孙庆波.
现代汉语中的“一口一个X”格式[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45-48.
被引量:1
华夏文化论坛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