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严歌苓《芳华》中的后革命叙事

Post-Revolutionary Narration in Yan Geling’s Fang Hua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于'文革'的伤痕记忆使书写革命成了几代作家笔耕不辍的主题,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编织着特殊时代的'文革记忆',从最初的宏大叙事到后期的日常叙事,革命历史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遭遇了多重书写,进入了后革命叙事时代。旅美作家严歌苓以其童年亲历'文革'的经历一次次将目光聚焦于20世纪中国政治的波诡云谲、风云变幻。她用狂欢的故事与狂欢的语言,细数不仅仅是'芳华'时代的美好青春韶光,更为重要的是展示出了我们从未曾发掘的内心黑洞到恍然的幽秘心理。在严歌苓笔下恣肆飞扬的文字中,有举重若轻的幽默、攻城略地的反讽、最终审视于'人性'这个终极的命题,审视于我们终归与心同在、难以启齿、难于关注的'自我'。当日常隐于荒诞,荒诞形变为日常,穿梭周而复始在不同年代,但不可或缺的是清醒、批判以及反思和救赎。严歌苓正是以其深切的人文关怀,透视人类生存的本质,深度剖析了个体在群体强权面前的无助以及人道主义悲悯情怀的沦丧,边缘身份以及双重文化的视野更是拓宽了严歌苓独具的视野,使其新作《芳华》更加凸显出其独特的后革命叙事特征。
作者 戚萌 Qi Meng
出处 《华夏文化论坛》 CSSCI 2018年第1期183-188,共6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