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立一审终审与三审终审相结合的审级制度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在建国初期设计两审终审制的出发点,是基于中国人口多且人民文化素质低的实际国情。经过40多年的司法实践,这一制度基本上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与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不相适应的方方面面,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结合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和人民文化水平状况,笔者认为。
作者
杨永波
张悦
机构地区
国家法官学院
北京北斗律师事务所
出处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一审终审制
三审终审制
审级制度
中国
民事诉讼法
再审终审制
司法公正
人民法院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9
同被引文献
9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4
1
苏力.
基层法官的司法素质——从民事一审判决上诉率透视[J]
.法学,2000(3):8-16.
被引量:29
2
《中国法律年牟鉴》.1999年.
3
[日]兼于一,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1995的版,第224页.
4
[日]棚濑孝雄 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译序第2页.第124页.第256页.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法庭管理是个大课题[J]
.人民司法,1994(12):7-7.
被引量:2
2
《道德和法律理论中的难题群》[J]
.环球法律评论,2001,23(1):119-121.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109
1
李伟,李晗.
司法裁判中亲属间窝藏、包庇罪的轻刑化规范路径研究——基于178份裁判文书的分析[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2,34(5):46-54.
2
张孝晨,韩宝(指导).
为什么中国民事上诉率偏低[J]
.法律和社会科学,2020(1):213-241.
被引量:1
3
刘冲.
合同僵局司法解除规则的“两阶段”构造及其完善[J]
.西部法学评论,2022(6):64-77.
4
肖建华,陈晓莉.
论再审程序的双重制约——我国再审程序改革的整体性思路[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2):34-40.
被引量:2
5
袁明圣.
诉讼保障制度的必要性[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1):40-43.
6
李琦.
法的确定性及其相对性——从人类生活的基本事实出发[J]
.法学研究,2002,24(5):24-41.
被引量:47
7
章武生.
简易、小额诉讼程序与替代性程序之重塑[J]
.法学研究,2000,22(4):31-44.
被引量:71
8
王振清.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纠纷解决资源[J]
.法律适用,2005(2):17-20.
被引量:33
9
胡仕浩.
论民事诉讼的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在我国之适用[J]
.法律适用,2003(4):48-51.
被引量:8
10
唐力.
对话与沟通:民事诉讼构造之法理分析[J]
.法学研究,2005,27(1):42-52.
被引量:33
同被引文献
92
1
冯仁强.
评“民事上诉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J]
.法学,2001(8):51-53.
被引量:17
2
刘学在.
民事裁定上诉审程序之检讨[J]
.法学评论,2001,19(6):57-64.
被引量:21
3
景汉朝,卢子娟.
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重构[J]
.法学研究,1999,21(1):33-38.
被引量:135
4
陈瑞华.
对两审终审制的反思——从刑事诉讼角度的分析[J]
.法学,1999(12):18-25.
被引量:43
5
李浩.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若干问题研究[J]
.中国法学,1999(3):119-126.
被引量:64
6
景汉朝,卢子娟.
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
.法学研究,1997,19(5):4-35.
被引量:151
7
贺卫方.
中国司法管理制度的两个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1997(6):116-129.
被引量:278
8
杨立新.
新中国民事行政检察发展前瞻[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9,26(2):3-13.
被引量:47
9
刘会生.
人民法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
.法学研究,2002,24(3):12-20.
被引量:56
10
杨荣新,乔欣.
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探讨[J]
.中国法学,2001(5):117-124.
被引量:70
引证文献
6
1
齐树洁.
论我国民事上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兼论民事再审制度之重构[J]
.法学评论,2004,22(4):43-52.
被引量:14
2
姜森,曹俊.
试论我国审级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
.法制与社会,2008(25).
被引量:3
3
齐树洁.
诉权的现代转型与民事上诉权之保障[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6):40-46.
被引量:4
4
黄正桥.
对我国民事审判中两审终审制改革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36):169-170.
被引量:1
5
齐树洁.
论民事上诉权之保障[J]
.民事程序法研究,2006(1):1-11.
被引量:2
6
齐树洁.
论我国民事上诉制度之重构[J]
.法律适用,2004(1):46-52.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张悦.
“接近正义运动”与两大法系诉讼费用制度改革——兼论域外诉讼费用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
.民事程序法研究,2021(1):4-14.
2
张亮,黄茂醌.
我国民事审判重心全面下沉的体系性应对[J]
.河北法学,2022,40(7):149-168.
被引量:5
3
陈香酥,吴春娅.
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研究[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4):42-44.
4
兰小平.
我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的制约机制构建[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81-86.
5
马丽娜.
浅析我国实行三审终审制度的必要性[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31-33.
6
张立平,陈元庆.
我国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革新——以诉权保障为视角[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5(3):258-262.
被引量:2
7
张立平,陈元庆.
论我国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完善——以诉权保障为视角[J]
.前沿,2007(7):144-148.
8
罗登亮.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改革的路径选择——何种审级制度下设置民事再审程序[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5):109-114.
被引量:2
9
王晓先.
从规范统一的上诉期探杜绝歧视性法律的途径[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50-54.
10
白玉恒.
民事诉讼中设立有限三审终审制的设想[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8):32-33.
被引量:1
1
詹绍敏.
关于构建我国民事综合审级制度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8):50-51.
2
刘影.
对我国新民事诉讼法一审终审制的思考[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11Z):189-190.
3
姜森,曹俊.
试论我国审级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
.法制与社会,2008(25).
被引量:3
4
郭彤彤.
浅谈小额诉讼的实务适用问题[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11):158-159.
5
杨荣新,乔欣.
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探讨[J]
.中国法学,2001(5):117-124.
被引量:70
6
宁妙.
小额诉讼程序的审级建构[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6):111-113.
被引量:1
7
熊文蓉.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运行现状及其完善研究[J]
.法制与经济,2016,25(7):231-233.
被引量:2
8
陈卫东.
刑事再审一审终审制之改造[J]
.法学家,2000(4):63-69.
被引量:6
9
张光琼,杨新丽.
构建小额诉讼一审终审制蓿干思考[J]
.特区法坛,2011(5):13-18.
10
张云鹏.
论刑事简易程序一审终审制的确立[J]
.政法论丛,2007(3):70-73.
被引量:1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