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西文化互释中的郭沫若早期诗学
被引量:
3
Guo Moruo's Early Poetic Assertions in the Inter-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Western Cultur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谈论郭沫若早期诗学时 ,坚持文化互释的立场 ,乃基于“五四”时期中西两种文化在郭沫若那里遇合激荡、消解化合的事实。文章认为如此方能逼近对象的真相 :其“自我表现”说、“无目的”论、“人格冲动”说、文学的“功利性”等诗学话语建构就建基于中西文化的比照参证之上 ;中国当代诗学建设亦能由此得到某些启示。
作者
伍世昭
李江山
机构地区
惠州学院中文系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6,共8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关键词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郭沫若
早期诗学
诗学话语
“自我表现”说
“无目的”论
“人格冲动”说
功利性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3
1
[29]郭沫若:《三叶集·致宗白华》,《郭沫若全集·文学编》(15),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9页.
2
斯宾诺沙:《神、人及其幸福简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58页.
3
斯宾诺沙:《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87页.
4
王阳明:《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
尼采.《偶像的黄昏》[A]..《悲剧的诞生》[C].三联书店,1986年.第332页.
6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纽约1985年版,第252页.
7
[15]见郭沫若:《批评与梦》,《文艺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8
[30][31][34]郭沫若:《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郭沫若佚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2、100、102、102页.
9
见郭沫若:《生活的艺术化》,《<文艺论集>汇校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页.
10
[23][24][25][26]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63-164、201、199、188、151页.
共引文献
53
1
王元骧.
关于艺术形而上学性的思考[J]
.文学评论,2004(4):5-15.
被引量:17
2
伍世昭.
比较诗学视野中的“五四”表现论[J]
.文学评论,2002(1):143-149.
被引量:2
3
屠友祥.
符号的空洞性与充实性[J]
.文艺理论研究,2004(6):48-54.
被引量:3
4
关四平.
论《红楼梦》真人的人生态度及其文化渊源[J]
.红楼梦学刊,2001(1):26-37.
被引量:2
5
陈伯海.
释“意象”(上)——中国诗学的生命形态论[J]
.社会科学,2005(9):163-169.
被引量:18
6
王洪臣.
柳宗元佛教思想对其诗文创作的影响[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9):54-56.
被引量:1
7
陈伯海.
释“意境”——中国诗学的生命境界论[J]
.社会科学战线,2006(3):87-99.
被引量:23
8
杨开达.
论清代云南彝族学者高奣映的诗歌创作[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4):14-20.
被引量:2
9
杨国荣.
《庄子》哲学中的名与言[J]
.中国社会科学,2006(4):38-49.
被引量:14
10
赵向东.
琴心莫说当年——圆明园“夹镜鸣琴”的意义解读[J]
.华中建筑,2004,22(B0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6
1
税海模.
郭沫若与道家文化[J]
.贵州社会科学,1992(6):32-38.
被引量:2
2
区鉷.
庄子:惠特曼对郭沫若的影响中介——兼论借鉴外国文学过程中的本土意识[J]
.外国文学评论,1988(2):116-121.
被引量:14
3
周涤尘.
郭沫若前期艺术功利观与老庄思想[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13(6):23-29.
被引量:1
4
陈永志.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C]//文学评论丛刊(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5
顾圣皓.郭沫若与庄子[C]//沫若研究(第2辑).曲阜:曲阜师范学院《齐鲁学刊)编辑部,1983.
6
李保均.郭沫若泛神论思想探源[C]//郭沫若研究论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7
蔡震.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与我国文化传统的关系[C]//郭沫若研究(第2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8
李振声.郭沫若早期艺术功利观与既成哲学[C]//郭沫若研究(第4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9
郭沫若.《生活的艺术化--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讲》,载《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10
郭沫若1925年4月3日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的讲演[J].上海时事新报·艺术,1925,(98).
引证文献
3
1
佀同壮.
新时期的“郭沫若与庄子”文艺关系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1):41-45.
被引量:1
2
佀同壮.
郭沫若对庄子美学的新开拓[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1):90-94.
3
孟祥祺,石芸.
郭沫若的中西文化观[J]
.兰台世界(上旬),2013(6):47-48.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梁鸿威.
论民国新诗与庄子本体“一”之关系——以郭沫若、朱湘、闻一多、废名为中心[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4):18-24.
1
伍世昭.
中西文化互阐中的“无目的”论——郭沫若早期诗学话语简论[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2):75-81.
2
伍世昭.
郭沫若早期诗学与创作实践[J]
.文学评论,2003(2):163-170.
被引量:1
3
郁敏.
从克罗齐到苏珊·朗格——对情感表现说的新认识[J]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3):65-68.
4
彭立勋.
从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潮看“自我表现”说[J]
.文艺研究,1982(1):32-38.
被引量:4
5
栾昌大.
文艺中的主客体关系[J]
.文艺研究,1983(5):20-25.
6
宋耀宗.
关于郭沫若早期对艺术创作的目的性与功利主义的看法问题[J]
.北方论丛,1984,0(1):44-49.
7
陈国恩,李海燕.
论闻一多早期的“纯诗”观[J]
.中国文学研究,2016(3):86-90.
被引量:2
8
许子清.
评‘自我表现’说的主观唯心主义本质[J]
.当代文坛,1984(3):17-21.
9
贺琴.
《涛音集》与新城二王早期诗学思想[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53-160.
被引量:1
10
张曙光.
诗歌作为一种生存状态或我的诗学观[J]
.上海文学,2008,0(12):80-81.
被引量:2
文艺研究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