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凝聚力:文化建设的主题
被引量:
10
The Cultural Agglomerate Forces: the Subject of Cultural Building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全球化使世界上各种民族文化都迅速膨胀,文化凝聚力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文化认同与文化凝聚力的关系,得出一个结论:从文化本身来看,影响文化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两方面,即文化体系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文化内容的先进性、民族性。当前,我国出现的一些现象反映出文化凝聚力有所弱化,主要原因就在于文化本身的结构和内容方面存在不足。
作者
马运军
机构地区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出处
《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2-114,共3页
Probe
关键词
文化凝聚力
文化认同
文化建设
分类号
C112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90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1
亨廷顿:《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台湾联经出版社, 1997年版,第 65页.
2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1页.
3
费孝通.《文化自觉和而不同》[J].民俗研究,2003,:7-7.
4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 6月,第 539页.
5
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胡品清译,时代文艺出版社, 1988年,第 8页.
共引文献
58
1
全凤英.
小康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J]
.甘肃社会科学,2004(5):117-119.
被引量:3
2
张凤合.
领导性别·领导伦理·领导效率[J]
.理论与改革,2005(1):113-115.
被引量:4
3
陆桂芹,卢文军.
权力制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6):88-90.
4
庞雅莉,侯治水.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时代特征和民族形式的统一[J]
.科学社会主义,2005(2):25-27.
5
郭欣根.
试析中国政府监督的利弊及改革方向[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3):124-127.
被引量:3
6
白书祥.
对剩余价值规律的再认识[J]
.江汉论坛,2005(7):33-35.
被引量:1
7
郭广银.
从道德层面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J]
.江海学刊,2005(4):30-33.
被引量:4
8
陈季君.
论遵义会议的精神财富与现实价值[J]
.求索,2005(10):212-214.
被引量:8
9
张晓东.
执政能力建设与执政伦理的创生、转型与发展[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11):37-44.
被引量:6
10
刘强.
对《数字》和《思考》两文中有关内容的商榷[J]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12):43-46.
同被引文献
90
1
田青,张德民.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0,2(2):40-42.
被引量:1
2
盖翠杰,杨上元.
提高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研究[J]
.理论学刊,2013(9):106-111.
被引量:15
3
余源培,李冬妮.
论弘扬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功能[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3):1-5.
被引量:3
4
王沪宁.
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5(3):91-96.
被引量:394
5
费孝通.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3):15-22.
被引量:1630
6
常乐.
论毛泽东的“文化扬弃论”[J]
.哲学研究,1994(2):3-10.
被引量:8
7
马中柱.
略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结构及其特点[J]
.岭南学刊,1994(1):60-62.
被引量:1
8
李春华.
“文化生产力”初探——文化生产力研究之一[J]
.生产力研究,2005(3):85-86.
被引量:23
9
孙松滨.
中国传统文化凝聚力的内涵及时代走向[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52-62.
被引量:6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引证文献
10
1
李曼,杨瑞华.
试论现代化进程中和谐文化建设[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12):55-56.
被引量:1
2
李卫朝.
传统文化对提升当代文化凝聚力的意义——兼论三晋文化的挖掘与传承[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12):50-53.
3
刘佳.
中国视角下软实力理论的重构——基于对软实力理论西方话语权的反思[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1):33-38.
被引量:2
4
石正方,李嘉欣.
“一带一路”视域下两岸文创产业合作探讨[J]
.现代台湾研究,2018(6):19-26.
被引量:3
5
宋晓楠,陈效科,孙健.
传统体育的“文化软实力”及提升策略——以齐鲁传统体育文化为例[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9):45-49.
被引量:14
6
陈访贤.
浅谈新疆多元文化的爱国主义意蕴[J]
.实事求是,2016(2):83-85.
7
许祝,吴雯雯.
从潮汕英歌舞看中华文化凝聚力[J]
.法制博览,2017(16):67-68.
被引量:1
8
律丽娜,黄斯.
广东非遗舞蹈英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文化产业,2021(12):143-144.
被引量:4
9
易鹏,郭碧蕾.
网络空间文化凝聚力提升面临的困境与应对[J]
.社科纵横,2021,36(5):118-123.
10
陈莹,陈家杰.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数字出版产业创新发展研究[J]
.出版广角,2024(13):52-57.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宋晓楠,陈效科,孙健.
传统体育的“文化软实力”及提升策略——以齐鲁传统体育文化为例[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9):45-49.
被引量:14
2
刘佳.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文化软实力新解——中国式文化软实力理论的认知、解释与框架建构[J]
.青海社会科学,2014(6):146-153.
被引量:1
3
夏晓华.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的源头、内涵与体系——政策科学的视角[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5(3):65-69.
被引量:6
4
侯小琴,万晓红.
中国体育形象传播中的“非遗”元素融入[J]
.传媒观察,2016,0(2):40-42.
被引量:2
5
孙健,赵继磊.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传统蹴鞠文化创新发展策略[J]
.当代体育科技,2016,6(17):146-147.
6
刘凤虎,杨斌胜,张辉.
基于SWOT-AHP模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8):26-32.
被引量:66
7
孙健,柏延洋.
蹴鞠文化——淄博城市发展的文化软实力[J]
.体育科学研究,2017,21(1):58-61.
8
宋晓楠,地里木热提.阿不都卡的尔,孙健.
文化自觉视域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方向的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2):123-127.
被引量:25
9
丁兆雄.
刍议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软实力”的途径与对策[J]
.才智,2016,0(10):244-244.
被引量:2
10
李东升.
我国监狱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价值[J]
.当代体育科技,2017,7(20):191-192.
1
城市认同决定城市的兴衰[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10):64-64.
2
顾晓鸣.
略论我国社会学的基本结构和内容[J]
.社会科学,1983(5):92-94.
3
刘宗碧.
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综述[J]
.民族研究,1993(6):52-57.
被引量:2
4
田时烈.
湘西凤凰苗族生活习俗考述[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2(4):133-139.
被引量:2
5
刘涛.
关于汉民族的发展形成和凝聚力问题——第四次国际汉民族研讨会观点综述[J]
.民族论坛,1997(2):89-93.
6
马平.
回族的外部凝聚力问题[J]
.回族研究,1998(4):46-58.
被引量:1
7
杨菁,刘书生,王志强,汪洁,李怀杰.
基于网络文化凝聚力的高校校园网评价指标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1):50-57.
被引量:3
8
杨利民.
大力提升领导干部推动改革的能力[J]
.领导科学论坛,2014(9):4-6.
9
马戎.
创建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应对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J]
.西北民族研究,2012(2):21-39.
被引量:9
10
谢匀.
基于地方文化软实力推进淮安人才发展策略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7-9.
探索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