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南台湾创立凤山佛教莲社,70年代积极推动“精进佛七”,带动中国台湾及东南亚地区数十年佛七修行风潮的台湾当代高僧煮云法师,在勤修笃行之余,同时措意于文学传教,致力于砚田笔耕。在其众多著作中,耗时十年而成的《佛门异记》,乃改写僧传之作,在中国僧传书写传统中别具意义。本文以开展中国僧传书写传统的指标性著作梁代释慧皎的《高僧传》为依据,以文本比较为主要方法,辅以历史考察与文本分析,探究煮云法师如何透过改写僧传,重构高僧形象,为现代读者提供不同的高僧想象。本文从分析其“形式之异”切入,进而以《鸠摩罗什传》《摄摩腾传》与《慧持传》为例,发掘其“内容之异”,最终达于高僧“形象之异”之呈现。归结煮云法师《佛门异记》其“异”之所在,不仅体现在形式与内容,更在高僧形象的转变,而此转变明显朝向神通感应,此转向的根本原因,既向前遥继佛教传统中的传教方法之一,更呼应了“精进佛七”注重神通感应的特质。本文所得成果,将可为深入理解煮云法师,提供更多元的视角。
出处
《普陀学刊》
2017年第3期199-225,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