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7-20,共4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36
-
1顾建军.试论科学的教育价值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0-66. 被引量:11
-
2扈中平.教育规律与教育价值[J].教育评论,1996(2):13-15. 被引量:23
-
3刘复兴.教育的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关系管窥[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36(6):51-55. 被引量:17
-
4刘旭东.教育价值浅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2(1):57-61. 被引量:11
-
5鲁宁.论教育的人类学价值[J].齐鲁学刊,1990(5):115-117. 被引量:1
-
6陈忠.教育的价值与社会系统自组织[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8(1):111-115. 被引量:4
-
7黄济.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9(3):1-4. 被引量:6
-
8陈列.论人的价值与教育的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9,9(4):36-39. 被引量:3
-
9梅泽铭.功利主义还是理想主义?——两种教育价值观评判[J].教育评论,1989(3):10-12. 被引量:3
-
10孙喜亭.教育价值观问题再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1):2-6.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25
-
1杨帅,乔晓熔,高金锋.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代际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J].社区心理学研究,2021(1):39-52.
-
2刘巍,王英.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主客体[J].文教资料,2006(34):75-76. 被引量:4
-
3张睿.教育的功能与价值概说[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6):24-25. 被引量:1
-
4罗培兰.浅谈教育功能、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的关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20-22. 被引量:5
-
5胡子祥,李小平.高等教育顾客感知服务价值的实证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5):48-55. 被引量:14
-
6李巍.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内涵及其关系的再认识[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6):8-9. 被引量:2
-
7高俊霞,毕树林.论教育价值、教育功能、教育目的三者之关系[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0(4):128-130.
-
8于述胜.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教育学话语与教育变革[J].教育学报,2008,4(5):3-19. 被引量:24
-
9杨洲.怀特海教育目的观管窥[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0(20):1-2.
-
10刘彩平,郭义军.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价值——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2):83-86. 被引量:24
-
1鲍宇.论教育的价值与方法[J].宁夏教育,2006(5):21-22.
-
2刘艳琳.浅论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辩证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2):33-34. 被引量:1
-
3冯光伟.生命、生活、生产:教育“三生”之幸[J].基础教育研究,2013(3):3-7.
-
4张良,靳玉乐.论课程知识的内在价值及其实现[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3):40-43. 被引量:16
-
5刘艳琳.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辩证关系[J].芜湖师专学报,2001(3):69-71.
-
6谷桂华.教育价值观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4):24-26. 被引量:5
-
7纪真.教育价值二重性简论[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6):78-79. 被引量:1
-
8李尚卫.试析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一种新的教育价值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4,24(6):4-6. 被引量:8
-
9刘志山.关于教育哲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9(3):111-115.
-
10张会君.浅析竞技体育精神的价值取向[J].考试周刊,2009(16):139-140.
;